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省疾控中心昨天發布提醒稱,在夏秋季節高溫多雨時節,蚊蟲容易孳生,也是登革熱的高發季節。登革熱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只能對癥治療。目前,預防措施的重點在于防蚊和滅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
據介紹,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被感染的蚊子終生均能傳播病毒,少數還可經卵將病毒傳給后代。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3~14天,多數為5~8天。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來源。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我省只有白紋伊蚊分布,它多在戶外侵襲人體,吸血高峰在下午4:00至5:00,次高峰在上午9:00至10:00。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清除蚊蟲孳生地,并防蚊子進入家中。在滅蚊的同時,還要減少與蚊子接觸的機會,要安裝紗門、紗窗、蚊帳,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滅蚊燈,避免在蚊子活動高峰期(傍晚和清晨)在樹蔭、草叢、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外出時可穿長袖上衣和長褲,并使用市售驅避劑涂在身體暴露部位等。
記者了解到,登革熱的發病癥狀與感冒、流感等比較相似,因此病人如果懷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者有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的外出旅游史,應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