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多地的彩禮倡導性標準正陸續對外公布。
例如,慶陽市華池縣委社會工作部、縣農業農村局近日發文介紹,縣委社會工作部通過入戶調研、意見征求、線上調查等方式,全面了解華池縣婚喪嫁娶支出情況和彩禮普遍水平,現提出華池縣移風易俗倡導性標準:2025年不超過12萬元(2024年度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8.07元×9倍),2026年不超過10萬元(2024年度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7倍),零花錢不超過1萬元,取消“壓箱錢““離娘錢““改口費”等各類名目的隱形彩禮。
華池縣委社會工作部等還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抵制大操大辦,提倡“一碗蕎面”“一碗燴菜”辦宴席,喪事不設酒。婚事、喪事原則上不超過1天、宴席每桌標準不超過500元,禮金原則上不超過100元。各鄉鎮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不高于縣級的倡導標準。倡導標準實行動態調整、穩步降低的機制,持續推動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綜合治理,逐步實現“低彩禮”“零彩禮”。
武威市天祝縣也結合該縣農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為12333元)、民族習俗及婚俗傳統,制定了《天祝縣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倡導并鼓勵彩禮數額控制在6萬元以內,雙方家庭根據經濟條件協商,提倡“零彩禮”“低彩禮”;取消加重經濟負擔的“見面禮”“下馬費”“認親錢”“開箱費”“贖鑰匙錢”等名目繁多的隱形彩禮,倡導簡約適度的定聘迎娶禮儀。
該倡導性標準還提出,單方宴席15桌以內,雙方合辦20桌以內,不搞分批次宴請;農村(縣城區)每桌宴席餐飲費用1000元以內,優先選用本地食材,倡導不使用高檔煙酒,酒100元/斤以內,香煙20元/盒以內;婚禮儀式時長控制在1小時以內,減少重復宴請(如“提親宴”“回門宴”)。
另外,提倡以情感表達為初衷的禮尚往來,改變受攀比心理影響回收、歸還“人情債”的做法,“隨禮”不超出自身的經濟能力和家庭狀況:直系親屬隨禮500元以內,非直系親屬200元以內。普通村民隨禮100元以內,提倡“心意重于禮金”。同時,簡化藏族婚俗中非必要的貴重物品交換(如過多金銀飾品),保留哈達獻禮、吉祥頌歌等文化儀式。女方家庭不提倡陪送高價家電、車輛等,鼓勵以實用物品為主。取消“五金”(金飾)等攀比性陪嫁,根據雙方家庭實際經濟條件約定,倡導實用型嫁妝等。
據當地介紹,本標準為倡導性文件,通過宣傳引導、典型示范逐步推廣,不強制執行。
在甘肅酒泉,《肅州區農村婚俗彩禮倡導性標準(試行)》也倡導農村彩禮不超過6萬元,嚴禁索要天價彩禮,摒棄因婚借貸及婚后由老人背債、還債的陋習。
肅州區委社會工作部還提倡婚宴節儉自辦,倡導酒席控制在30桌以內,每桌成本控制在1200元以內(包括煙酒和干果等),在酒席上不攀比、不跟風,不使用高檔煙酒,不過度勸酒。當地還提倡婚事新辦,倡導迎親車隊總數控制在6輛以內,不盲目攀比花重金租賃豪華車輛。倡導迎親選擇就近路線通行,不得人為炫耀而繞遠路,嚴禁遮擋號牌、堵塞交通、封路擾民。
此外,定西市隴西縣公布的《隴西縣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顯示,倡議彩禮總額不超過5萬元,提倡低彩禮,鼓勵零彩禮,反對要車要房。一方酒席控制在20桌以內,男女雙方合辦酒席不超過30桌,酒席標準城區每桌不超過880元、農村每桌不超過480元;城區用酒每瓶不超過140元,農村用酒每瓶不超過95元等。
早前,甘肅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以縣(市、區)為基本治理單元,在2025年6月前由縣級黨委、政府根據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結合當地風俗習慣等實際制定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在群眾普遍接受的基礎上適時進行調整,推動倡導性標準逐步下降,鼓勵“零彩禮”“低彩禮”。(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