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敲門和打電話”“最后一頓”......6月2日下午1點多,杭州臨平星橋街道的外賣騎手孫燕接到了這么一個奇怪的訂單,訂單上的備注讓她瞬間心頭一緊。
“已讀不回”
媽媽騎手越想越擔心
由于客戶寫明了配送要求,孫燕將外賣送達后拍了照片發(fā)過去,然而對方“已讀不回”。
孫燕是位騎手也是一位母親,心思細膩的她越想越擔心,很快就聯(lián)想出一串“劇情”:對方可能是名年輕人,面對壓力產生了消極情緒......
孫燕果斷將情況通知了站點負責人劉先生,請他聯(lián)系派出所核實處置。劉先生一連打了好幾個電話過去核實情況,均無人接聽,只得報警。這種不安的情緒同樣在劉先生心里升了起來。
當天正好是周末,孫燕手頭還有四五個訂單等著派送。其間,孫燕仍不放心,她一邊趕路,一邊在手機上斷斷續(xù)續(xù)地編輯著文字,特意給對方寫了篇“小作文”,發(fā)了短信過去安慰——
“親愛的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都要好好愛惜自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來......要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發(fā)生。有一句話說你相信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模樣!一定要好好的!”
民警上門
年輕姑娘直呼“對不起”
另一頭,星橋派出所民警滕垚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往孫燕的派單小區(qū)排查情況。
這是個高層小區(qū),客戶家門口放著一個鞋柜,看起來不像獨居。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后,一個年輕姑娘開了門。她穿著睡衣,看到民警站在門口,茫然了。
聽民警說明來意,姑娘難為情了,直呼“對不起對不起”。
原來姑娘叫小潘,是一名高中生,平時住校,當天是端午節(jié)假期最后一天,小潘和奶奶在家,她特意在返校前點了杯奶茶。小潘說,那句“最后一頓”就是“放假最后一頓好吃的”的意思,并沒有其他特殊想法。“沒想到大家會這么緊張。”小潘不好意思地說。
奶奶也很吃驚,“我孫女沒事,這頓吃完喝完就要去學校了。”得到奶奶確認后,民警這才放下心來。
虛驚一場,民警叮囑小潘以后備注信息一定要表述清楚,避免產生歧義。
小潘連連點頭,“以后一定注意用詞!”
放下心中“大石”
騎手暖心善舉被點贊
隨后,民警也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騎手孫燕,告訴她只是一次誤會,并對她的暖心善舉給予了肯定。
聽到這個消息,孫燕終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孫燕說,這是她送外賣三年來第一次遇到類似情況,之所以格外緊張,是因為她自己也是一位母親。
在跑外賣前,孫燕做過櫥柜設計、服務員等行業(yè),今年43歲。她選擇做外賣騎手,也是為了方便接送小孩上下學。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正在讀大學,老二還在讀小學。老大以前讀初中的時候也情緒波動大,還一度和我們吵架離家出走。”孫燕說,“你知道當?shù)鶍尩牟蝗菀装桑楷F(xiàn)在看到這樣的信息都特別敏感......”(新聞晨報綜合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