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莎贏得與王曼昱的7局大戰后,仰面倒地,雙手捧頭。當她站起身,雙眼已經泛紅,面對歡呼的球迷,她用毛巾輕輕擦了擦眼淚。
孫穎莎(右)在決賽后倒地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賀長山 攝
王楚欽在隨后的男單決賽中,以4:1戰勝巴西的雨果·卡爾德拉諾,勝利后他仰面大笑。
王楚欽仰面大笑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 攝
孫穎莎的哭,也許是因為比賽過于激烈。大比分尚不足以說明比賽的緊張程度,關鍵局的小分則充分說明了比賽緊張至極。第六局,孫穎莎以10:6領先,但遺憾的是她沒能拿下鎖定勝利的一分,王曼昱13:11逆轉。決勝局,孫穎莎以0:3落后,她不斷追平比分,并在5:7落后時連贏6分,以11:7取勝。
孫穎莎賽后說,第六局10:6領先時,出現了一絲僥幸心理,贏下比賽的想法在腦海中有過閃念。第六局遭到逆轉也對第七局造成影響,但之后她不斷提醒自己:要堅定、頑強、堅持必勝的信念。
孫穎莎(右)在比賽中回球。新華社記者 賀長山 攝
“因此第七局即使在10:7領先還有一分球就要贏下比賽拿下冠軍時,我也在時刻提醒自己,要吸取上一局有僥幸想法(的教訓)。更多想的是比賽還沒有結束,還需要完成好這一分球。”
這場比賽孫穎莎7局總得分只比王曼昱多了兩分,比分如此接近,難怪她賽后說:“我和王曼昱都是勝利者。”
王曼昱(左)與孫穎莎賽后互相致意。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王楚欽獲勝后的大笑,更多的是驅除了心魔后的暢快和自信。
從半決賽擊敗瑞典選手莫雷加德到決賽戰勝雨果,讓他走出了巴黎奧運會和澳門世界杯輸給兩人的陰影,也讓他更加成熟,他有理由開懷大笑。
王楚欽(左)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巴黎奧運會上,作為頭號種子的王楚欽2:4輸給了莫雷加德,止步32強;在上個月的澳門世界杯半決賽中,他在決勝局以10:12惜敗雨果。在多哈,他半決賽以4:1戰莫雷加德,決賽中他同樣以4:1戰勝雨果。奪冠后的大笑,既有“復仇”的快感,更有走向成熟的豪邁。
王楚欽在比賽中回球。新華社記者 賀長山 攝
他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說,這次單打的勝利,“非常圓滿”,達到了內心“最渴望的一個目標”。同時,因為過去一年奧運會和世界杯輸掉的比賽,他慢慢懂得,龍哥(馬龍)和東哥(樊振東)那時候有多么不容易,隨著年齡增長,也會感覺到這個重擔并不是誰都能扛起來的。他認為通過這次世乒賽,比以往在心態和信念上堅定了許多。
5月24日,王楚欽(右一)/孫穎莎(左二)和教練肖戰(右二)在混雙決賽賽后慶祝。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 攝
最后這些話,聽起來和孫穎莎說的差不多是一個意思,說明能夠贏得世界冠軍,都有類似的心態,尤其兩人還搭檔實現了世乒賽混雙“三連冠”。于是讓人感覺他們的哭和笑,都代表著相似的情感。
(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