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農行、中行、建行、招行等多家銀行5月20日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利率均有下調。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調至0.05%,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0.95%。
利率調整后,上述多家銀行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為0.65%、0.85%、0.95%、1.05%、1.25%、1.30%。
這是上述銀行今年首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去年7月、10月,上述銀行曾兩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
本月8日,年內首次降息落地,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調整為1.40%,下降0.1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分析,我國持續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完善利率調控框架,通過下調政策利率及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帶動存貸款利率下行。
“從存款降息的歷史規律看,今年二三季度市場或再度迎來利率調整。”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顧婧分析,“一是傳導路徑上,通常由大行率先下調,中小銀行隨后跟進以維持競爭力;二是時間間隔上,若僅觀察掛牌利率調整,過去兩次降息間隔多在3至9個月,但若疊加限制高息攬儲等政策,實際效果會更快顯現;三是調控方式上,除直接降息外,自律機制約束、叫停‘手工補息’等工具應用更加靈活,形成多維度的成本管控體系。”
顧婧還指出,存款利率下行雖緩解銀行負債壓力,但中小銀行攬儲難度上升,理財市場有望承接資金外溢,年內規模或突破33萬億元,同時廣譜利率下行趨勢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逐步向2.5%逼近,高股息資產吸引力同步提升。
隨著更多銀行跟進此輪利率調整后,一年期存款或將告別“1時代”。
對于老百姓來說,利率下行周期應如何理財?有專家建議,進入降息通道,理財的策略應當圍繞確保財富安全、增值以及適應新的利率環境進行。建議首先明確理財目標?,根據自己的需求,如儲蓄、就醫、教育、養老等,將資金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并據此制定投資策略。同時盡量“求穩”,更加注重長期投資與復利效應?,確保資產保值增值、跑贏通脹。“比如優先以‘中長存款+貨幣基金’鎖定收益與流動性,適當增配指數基金或高股息股票,提前償還高息負債,警惕非正規高息產品,備足應急資金。”顧婧說。(綜合新華社、川觀新聞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