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主要游戲記憶還停留在《魂斗羅》《雙截龍》的中年人,因為“超級瑪麗”變成了《超級瑪利歐兄弟》都讓我有點疏離感,好像這部全球大賣的電影的主角,不是我小時候背誦通關秘籍和隱藏獎勵的那個游戲了。但是《超級馬力歐兄弟》起碼不是低幼款動畫,你讓我買電影票,不能只跟我說,那里面有你的情懷。
《憤怒的小鳥》不記得說了什么,只記得鳥兒們還原了手機里的技能,而躺槍的為什么永遠是豬,從《憤怒的小鳥》到《我的世界大電影》,豬招誰惹誰了?游戲改編的電影里,《生化危機》系列和第一部《寂靜嶺》,可能是最容易路轉粉的出色電影,因為它們都有別致的和完整的世界觀。《魔獸》我就沒太整明白亮點在哪里,可能亮點就是有吳彥祖吧,當然他已經變成了他媽都不認得的獸人。
《我的世界大電影》非常低幼,趣味等級不高,尤其是面對質感和和風格上更接近的《樂高大電影》,海王的粉,杰克·布萊克的躁,一種反差和一種一脈相承,不疼不癢。總結起來四個字:賣萌裝蠢。如果我說我去看它,只是因為我分別有一件印了“末影人”和“苦力怕”的T,不知道會不會有點奇怪,或者我說《三體》在B站曾經出過幾個人物的“我的世界”畫風的系列合集,導致我想品鑒一下成片效果。其實都不是,就是清明檔的幾部電影太差了,給我憋著了。
其實吧,開始主角方塊造物的時候,小氣質搞得我還有點激動,但是沒有劇本就像沒有施工圖紙一樣,方的羊方的狼,方的蜜蜂方的房,方的熊貓方的穿越墻,方的豬頭,方得我都“有點方”了,敢情故事也是方的,只有海王和杰克布萊克是圓的,滾圓的中年油膩大叔。方的故事和圓的爆米花,就是某種電影的世界盡頭。
春節檔之后,中國電影市場破億電影“三駕馬車”:《美國隊長4》,《我的世界大電影》和9號剛剛破億的《向陽·花》,矮子里面挑將軍的三部所謂賣座電影,豆瓣平均分(5.0+5.7+6.6)÷3≈5.77,四舍五入到小數點后兩位。
現在有個說法叫“哪吒榨干了票倉”,這話有點離譜,發生了什么我不知道,我敢說哪吒自己也未必整明白了。但我清明假期看的幾部電影,票價都是19.9,仍然有兩部是包場。看完之后當然也沒有“人生會改變,世界會改變”的感受,要給每句話加個“不”,當然我也頗為悲壯地覺得,讓我來做那個避雷針,給大家省點錢加個雞腿吧。伴隨著AI成為“言必稱”,全世界的電影都顯得越來越沒有創造力,別的不說,你就跟我說,《阿諾拉》憑什么?哪有什么《我的世界大電影》,One World,One Film。電影的困境,是一樣一樣一樣的。(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