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7日上午,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主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北京開幕。大會設置了論壇會議、技術交易、成果發布、前沿大賽、配套活動等五大板塊、128場活動,中外嘉賓將齊聚一堂,共議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發展,推動科學技術造福各國人民。大皖新聞記者首次現場參加中關村論壇年會,將為讀者和網友帶來科技創新的前沿進展。
開幕式上將發布“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3月27日上午的開幕式暨全體會議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薛其坤,諾貝爾獎獲得者塞爾日?哈羅徹和杰哈?阿爾貝特?穆魯,菲爾茲獎獲得者馬丁?海爾,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GF管理公司董事長丹尼斯?吉林斯,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銀河通用創始人王鶴等大咖將演講。
值得關注的是,在開幕式上將發布“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中關村論壇重大科技成果。其中,“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由國家自然基金委組織評選并發布,已舉辦20年,今年是首次在論壇上發布。
大咖云集 60場分論壇精彩紛呈
隨后舉行的60場平行論壇,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共享論壇、海洋科學與發展論壇、“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解讀會、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與應用論壇、高端儀器創新發展論壇、數據跨境流動創新發展論壇、科技與法治論壇、監管科學與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論壇、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論壇、協同創新助力美麗中國建設論壇、世界綠色設計論壇、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發展論壇、全球標桿孵化器論壇、硬科技投資與發展論壇。
去年首次推動的人工智能主題日活動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今年將繼續舉辦,包含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AI未來論壇2場核心論壇,具身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等5場專場論壇和10場特色論壇,在數量和規模上比去年有較大提升。
全球3200個科技項目匯聚前沿大賽
此次中關村論壇年會,也將吸引來自34個國家的30多家專業技術轉移機構、120多所高校院所、200多家創投機構、2000多家創新企業匯聚北京。據了解,大會將舉辦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大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會、京津冀技術交易專場、技術交易開放日等十余場技術交易活動。
同時,前沿大賽共設置14個賽道,吸引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3200多個項目參賽,海外項目超四成。其中,人工智能參賽項目812項、占比達到四分之一,在腦機接口、基因治療、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將涌現出一批高水平創業項目。
劉慈欣將現身2025中國科幻大會
大會期間,還將舉辦硬科技嘉年華、科幻嘉年華、主題燈光秀等。其中,28日-30日將在海淀公園舉辦戶外科普活動,組織院士、專家、科普達人等走進公園,與公眾面對面,讓更多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參與其中,傳播科學精神,厚植創新基因。
3月28日至31日,在石景山區首鋼園,還將舉辦2025中國科幻大會,大會以“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為主題,除開幕式以外,設置專業性論壇、賽事類活動、產業促進活動和群眾性活動等5個板塊30余場活動。特別邀請科幻作家劉慈欣、王晉康等出席。
誕生于“中國現代科技創新的搖籃”
中關村是中國現代科技創新的搖籃。上世紀50年代,除清華、北大以外,中關村新布局中科院22個院所、8大院校,成為我國科教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區域。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拉開了中
關村“創業”的大幕,先后成為我國第一個高新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07年,以“創新與發展”為永久主題的中關村論壇應運而生。最初,論壇由中關村管委會主辦,后升格為科技部、中科院、中國科協與北京市共同主辦。2021年,固化為科技部、國家
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和北京市共同主辦。
截至目前,中關村論壇已成功舉辦15屆,累計開展平行論壇和配套活動上千場,數十萬名國內外嘉賓參與,成為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
大皖新聞特派記者 項磊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