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季到來,新一輪人才爭奪戰隨之展開。上周末,成都啟動了“蓉聘行動”年度首場大型線下招聘會,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數字文創等優勢領域招聘活動如火如荼。不久前,杭州也舉辦了春季首場大規模線下人才招聘會,830家企業提供了2.1萬個崗位,其中人工智能崗位占到了十分之一。
3月16日,廣東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招聘會,這場由人社部主辦的“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活動”啟動儀式吸引了省、部主要領導出席。超過千家用人單位提供了5萬多個崗位,吸引了近2000所高校和近12萬名求職者報名,崗位和人才需求均出現爆發式增長。
本輪人才競爭與年初DeepSeek帶動的新一輪科技產業升級趨勢不謀而合,廣東的人才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廣東擁有全國最大的人口基數,去年出生人口達113萬人,連續7年蟬聯中國生育第一大省。此外,廣東也是外省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盡管近兩年凈流入人口有所放緩,但實時在粵人口仍達到1.5億人。
盡管廣東坐擁全國最大的人才庫,但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下,引進和培育頂尖人才成為關鍵。今年初,杭州因DeepSeek帶動的AI熱潮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促使廣東開始重視高端人才引進。廣東省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新一輪引才是為了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基礎,助力經濟大省的發展。此次招聘會上,面向博士、博士后的崗位接近1萬個,新興產業崗位占比超過七成。
機器人產業是廣東的另一個重要標簽,該行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部分企業甚至為博士生提供百萬元年薪。廣州人社局公布的“最缺工”職位排行榜顯示,制造業中的高技能人才缺口明顯。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錯位導致了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局面。
對于廣東來說,人工智能不僅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還可能改變整個制造業的用工結構。研究發現,短期內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有限,但從長遠看,將引發大規模的就業結構轉型。目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高技能人才仍然匱乏,這對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構成了一定的瓶頸。
廣東正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來吸引高層次人才。例如,取消資歷和任職年限限制,設立特設崗位,并提供寬松的創新環境。無論是廣東還是其他城市,此輪人才爭奪都將人置于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以最大程度釋放人才的創造力,推動產業升級。
長遠來看,“投資于人”將成為未來競爭的戰略遠見。現代產業發展由科技創新驅動,而科技創新的核心在于人才。因此,各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環境,以支持未來的經濟發展。(大象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