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有人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部分電子簽平臺的“實名認證”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臺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涉事的電子簽企業曾涉多個民間借貸糾紛、借款合同糾紛,行業內人士稱私人借貸逃避法律監管方法較多,讓人難以防備。
晚會曝光: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放款方可能不是活人
315晚會報道中提到,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資金周轉,在網絡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兩人通過借貸寶平臺和人人借平臺,按照放款人要求,分別簽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條和借條,洪先生借款5000元,但實際上只收到3500元轉賬,短短七天就要額外還1500元利息,王女士借款30000元,到賬14000元,扣除了16000元的“利息”。
“電子簽高利貸”報道截圖
法律中規定,當事人約定的欠款利息最高為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在一般的借貸行為中,如果借款方發現利息超過該范疇,超過的部分屬于高利貸,不受法律的保護。理論上,遭遇高利貸的洪先生和王女士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利益,但在該事件中,二人遭遇到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后,由于不清楚對方的真實身份信息,根本沒辦法起訴。
據報道,電子簽平臺經理透露,很多放款方都是通過做假賬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對象。人人信經理暗示記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來做賬號,“人臉識別是一種高科技技術,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著,法院肯定帶不走?!彪娮雍炂脚_的“實名認證”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臺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
電子簽企業:涉多個民間借貸糾紛、借款合同糾紛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315晚會上曝光了兩個電子簽平臺,分別是人人信和借貸寶。
天眼查App顯示,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冊資本226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會議及展覽服務、數據處理服務、企業管理咨詢等,由馬俊全資持股。天眼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及多條法律訴訟信息,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
借貸寶關聯公司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冊資本3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經濟貿易咨詢等,由成都借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思運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天眼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多個民間借貸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對外投資16家企業,僅有1家企業為存續狀態,其余15家均已注銷。
業內人士:逃避法律監管途徑多,難以防備
3月15日晚,大皖新聞記者聯系到業內人士唐先生(化姓),唐先生長期從事助貸工作,對私人借貸了解也比較清楚。他表示,此次報道中提到的電子簽借貸陷阱在業內比較常見,“他們主要利用借款人急需借款的心理,通過一系列方法收取高額利息,例如對方需要一萬元,在放款時可能只給八千元,但簽署的合同是一萬元,最后在短期內還需還清一萬元的本金?!碧葡壬脖硎荆瑢τ谶@些電子簽平臺,放款時也會有講究,“不是所有的電子簽平臺都可以造假,造假的技術難度也不低?!?/p>
唐先生告訴記者,除了通過電子簽偽造放款方身份來規避風險外,還有人通過現金支付、簽訂大量協議等方法逃避法律責任,“現在這種方法很多,難以防備,比如借款人需要一筆錢,放款方會在線下給現金,但給出的現金要遠遠小于合同上約定的金額,或者通過跟借款人簽署大量空合同,如果不還錢,他們再把合同補齊,在后期可能出現的法律訴訟中占據先機。”唐先生表示,在發現借的款是高利貸后,要及時停止,“天上沒有免費的陷阱,也沒有陌生人無緣無故地會借給你大量的錢?!?/p>
大皖新聞記者 龔潤澤 徐琪琪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