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1日,美國和烏克蘭代表團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達舉行約9小時會談。按照美國媒體的解讀,烏克蘭“屈服于美國壓力”同意臨時停火30天,以換取美方立即恢復對烏情報共享和軍事援助。雙方會后發表聯合聲明。烏方定性會談“結果導向”“富有成果”。目前不清楚雙方各做出哪些讓步。
“部分停火”緣何變“臨時停火”?
△從左到右: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美國務卿魯比奧、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烏外交部長瑟比加、烏國防部長烏梅羅夫
會談前,烏方對外放風稱,烏方將提議俄烏部分休戰,即停止空襲和黑海上的戰斗。這一提議其實是法國總統馬克龍首先提出的,他給出的一個理由是,陸地上的沖突沒法監督。
在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相關表述變成“烏克蘭表示愿意接受美國提議,即立即實施為期30天的臨時停火并可協商延長”。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晚些時候發表視頻講話說,烏方同意美方提出的俄烏全面停火,“不僅在黑海,而且在整個前線,都停火”。會后,有記者就此問美方代表團:烏方提出的是空中和海上部分停火,為何最終變成美方提出的立即全面停火30天?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沒有解釋美方如何施壓,只是表示烏方“愿意這樣做”。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則簡單表示,他們“就不同類型的停火進行了各種討論”,“烏克蘭人已經同意這一提議,他們已經為和平做好準備”。《華爾街日報》11日發表社論,認為烏克蘭同意美方提出的俄烏全面停火,是“屈服于美國壓力”。“(美國總統)特朗普取消對烏克蘭情報和軍事援助,讓烏克蘭人在戰場上付出生命代價。俄羅斯正在取得進展。”
美烏礦產協議為啥沒簽?
美烏聯合聲明說,美烏兩國總統同意盡快達成一項開發烏克蘭關鍵礦產資源的全面協議,“以加強烏克蘭經濟,抵消美國援助的成本,并確保烏克蘭的長期繁榮和安全”。
有記者會后問美方代表團,為什么美烏當天沒有簽署礦產協議,魯比奧回答,當天會談觸及該話題,美烏將簽署礦產協議,但這不是當天會談主題。“我們是來追求和平的,這并不意味著礦產協議不重要,它絕對很重要。”魯比奧說,美國財政部和烏克蘭方面正就此進行談判,兩國總統已指示各自政府有關成員去完成這一進程。
2月28日,澤連斯基到訪美國白宮并與特朗普會面,雙方發生激烈爭吵,未簽署烏克蘭向美國交出礦產資源開采權的協議。特朗普隨即下令暫停對烏軍事援助。澤連斯基3月2日晚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盡管未能在美國白宮達成美烏礦產協議,但他仍“愿意”簽署該協議。
美烏關系能重回正軌嗎?
面對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關系是否將重回正軌的問題,魯比奧沒有正面作答,只說“回到正軌的是和平,這才是最重要的”。
《華盛頓郵報》11日報道稱,烏方接受美方停火協議,是“澤連斯基的明智之舉”。“烏克蘭與其最強大的支持者美國之間的公開分歧,大大削弱了他(澤連斯基)的實力和地位。”
在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白宮爭吵事件發生后,美國媒體多次報道,特朗普政府考慮施壓讓澤連斯基下臺。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特朗普11日告訴記者,他可能本周同俄總統普京通話,希望能在今后幾天內通過談判達成俄烏持久停火。
俄烏能達成停火嗎?俄方撂狠話“協議由戰場決定”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12日在社交媒體上說,任何關于烏克蘭的協議都應依據俄方條件,而不是美方條件,美國應該明白這一點。
科薩切夫說,制定任何協議都需要妥協,烏克蘭目前在沖突中處于守勢,俄羅斯則正在前進。“真正的協議由戰場決定。”
俄方稱不會在停火問題上“操之過急” 要先與美方聯系
當地時間3月12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方正在認真研究美國與烏克蘭發布的關于吉達談判的聲明。此外,俄羅斯不會在30天停火問題上“操之過急”,俄方首先需要從美國方面獲得信息。佩斯科夫說,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近日將通過不同渠道向俄方通報美烏吉達談判細節和雙方達成的共識。(央視財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