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據北京大學消息,2025年初,保安劉政從北大辭職,進入律所工作。2015年,劉政從一所民辦二本畢業后他來到北大,從保安到物業,他半工半讀,六戰法考最終上岸。10年求知路,北京大學也給予了他很多幫助,他可以走進任何一間教室聽課,也有幸得到中國法學界“大佬”親自贈送教材、批改論文,還有師生們的種種關心支持。
劉政從民辦二本畢業到北大當保安,六戰法考終上岸,如今進入律所工作,他用人生10年光陰完成了一場振奮人心的突圍考試。他不斷努力卻又接連失敗,又一次次生出勇氣和決心來尋找自己未來的可能性,這樣的經歷讓人動容,也為更多人提供了一個“人生不設限”的樣本。
“人生不設限”,一個人的人生可以有無數可能,但這往往是理想狀態,想要達到并不容易。大多數人或認為只能止步于本行業,或認為年齡大了沒必要努力,從而“自縛手腳”。只有少部分像劉政這樣的人,他們沒有安于現狀,而是不斷追求未來更多的可能性,這不僅需要努力,在接連的失敗面前更需要一遍遍鼓足勇氣。
在北大校園的日子,劉政工作之余通過讀書學習認識到人生不止一種可能性,又憑借努力獲得在職碩士學位,通過了法考。除了劉政自身的努力,還有北大的包容才滋養了這場艱難的蛻變。北大面對一位保安慷慨開放所有的課堂,學界“大佬”親手為批改論文、贈書,這對于一位求學者來說是莫大的尊重和珍貴的禮遇。
如今,在“內卷”與“躺平”交織的當下,不少年輕人們焦慮迷茫,陷入困境,劉政的這場逆襲照亮了年輕人前方的路,提供了很好的樣本。現實固然殘酷,有諸多限制,但如果我們自己也畫地為牢,那才是真正抹殺了人生所有的可能性。(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