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將迎來“雙機場”時代。該市2月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日前印發的《南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專項規劃(2024—2035年)》。專項規劃提及,將適時啟用馬鞍機場民用功能,并力爭早日開工祿口國際機場三期工程。
在2021年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南京被首次賦予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定位。2024年,《南京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城市性質明確為江蘇省省會,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總規》提到,要鞏固提高南京機場的區域輻射力和競爭力,規劃“一主一輔”布局,祿口國際機場為主要機場,馬鞍機場為輔助機場。馬鞍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將適時啟動民用跑道建設,開通民用航空。祿口國際機場是長三角城市群主要客運樞紐、航空貨物和快件集散中心,規劃四條跑道,遠景預留第五跑道。馬鞍機場主要服務于江北新區及南京都市圈北部城市。
多年來,南京一直在推動馬鞍機場軍民合用。空軍南京機場(馬鞍機場)位于六合區,與祿口國際機場一北一南分布。六合區往北、往東、往西分別是淮安、揚州和安徽滁州,均為南京都市圈成員。
根據《南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專項規劃(2024—2035年)》,當地將重點打造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和區位門戶國際航空樞紐。以祿口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建設為抓手,強化全球鏈接、洲際直達能力,打造面向亞太、聯通全球的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重點爭取打造成為國際貨郵核心樞紐。同時,適時啟用六合馬鞍機場民用功能。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此前的《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對標其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際鏈接能力仍是南京的短板,祿口機場國際連通水平不高,空域資源緊張,航權、時刻等關鍵要素在區域競爭中無優勢。此外,國際貨運區面積偏小,設備陳舊。
在25日的發布會上,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羅睿表示,南京加快推進祿口機場三期的前期工作,正推動三期工程預可研報告報批,力爭早日開工。
羅睿介紹,南京是連接亞太等國際航空運輸通道的關鍵節點,將重點增強祿口機場面向日韓等特定區域的國際功能,通過頻次加密、時刻優化,強化航線競爭力,在保障市民便捷出行的同時廣泛吸引中西部地區旅客經南京中轉出境。
遠程國際航線開辟方面,南京將強化與迪拜、伊斯坦布爾等國際航空樞紐的連接,強化與廣州、成都、烏魯木齊等國內十大國際航空樞紐的銜接,通過國際聯程中轉快速提升國際通達度。密切關注國際大型航司發展動向,爭取恢復法蘭克福、洛杉磯等航線。
《專項規劃》提出,到2035年,南京將依托國內領先的國際航空樞紐、航運物流中心、國際鐵路樞紐,全面建成鏈接全球、輻射全國、區域共享的海陸空運輸網絡,以多式聯運、多站聯動的綜合交通樞紐服務體系,成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