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制衣村老板排隊等工人挑”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廣州市海珠區中大康鷺片區以城中村和專業布匹市場為主,是廣州最大的紡織加工和服裝批發市場之一,形成了上萬家以小作坊為主的制衣廠,這里也被稱作“廣州制衣村”。
招工廣場。圖/羊城派
每年春節后“制衣村”都迎來招工旺季。據羊城派報道,在“制衣村”附近的新招工市場上,制衣工人不少都是剛從老家過完年回到廣州,他們行走在兩排老板之間,一邊問工資,一邊摸著老板手里拿的廠里要生產的樣品成衣。
制衣作坊主黃偉強清晨6點就來占位,“開年接了二十萬件訂單,現在十五臺機器還空著七臺”。這種供需倒掛構成奇特景觀:老板們“舉”著鈔票追工人,而工人們卻在攤位前貨比三家。
2月25日,九派新聞聯系康鷺新招工廣場,其工作人員表示,近期招工市場每天進場約2.1萬人次,日均成功對接約3000人次。從元宵節開始,隨著制衣廠和務工人員的陸續返崗,訂單量亦隨之增加,制衣行業迎來春裝服裝旺季,日結工資普遍為每日500到600元,與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其解釋,因訂單量激增,到場的制衣老板每日需招3至5個車位臨工補充,每個務工者都有其擅長的衣服、款式、面料,他們會在場內挑選自己擅長且工價較高的崗位,衡量自己每天能獲得的薪資是否滿意。
而幾位制衣作坊主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化姓)先生稱,“招工難”情況只出現在開工前幾天,最近由于訂單量減少,許多客戶轉向海外市場,所以制衣廠并不缺人。他表示,現在日結工資普遍在300到600元左右,有特殊技能的薪資更高。
在制衣行業工作十幾年的雷先生告訴九派新聞記者,他身邊目前在招工的制衣廠中,的確存在招不到人的情況,“東西難做,工價低,老板也不愿意出錢。”他稱,目前日結工價格約為500元左右,相比往年同期的700至800元有所下降。
據了解,海珠區零工市場(康鷺新招工廣場)將原先雜亂無序的“招工一條街”進行整治,搭建起一個集供需對接、信息發布、技能提升、權益保護的平臺,并提供10臺便民巴士每天接送往返的招工、找工人員,使招工找工更加高效、便捷。(九派新聞綜合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