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圍繞美國對外援助機構國際開發署的混亂局面3日繼續上演。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當天宣布,由他出任國際開發署代理署長。美國媒體評論,這意味著這一獨立聯邦機構“事實上”已被美國國務院接管。
這是2018年8月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國務院大樓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沈霆攝)
局面混亂?職員懵圈
據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報道,多名知情人士描述國際開發署3日處于“混亂”狀態。例如,數以千計職員和承包商發現自己一夜之間失去了訪問辦公網站和電子郵件系統的權限;不少持外交護照、仍在海外執行公務的承包商突然不知后續工作如何處理,而依照慣例,叫停項目原本需要提前15天通知,讓他們有時間收尾。
3日零時過后不久,國際開發署大量工作人員收到電子郵件,被告知天亮后不用再前往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總部辦公樓上班。郵件說,“國際開發署總部將于2025年2月3日對職員關閉”,其中部分人可遠程辦公,極少數負責辦公樓維護等基本工作的職員則會另行接到通知、仍可前往上班。
一名在某棟附屬辦公樓上班的國際開發署職員披露,該樓3日倒是進得去,但是高管們建議員工收拾好放在辦公室的物品,下班時帶走,以防今后幾天突然發現進不了樓。于是,“大伙兒都在收拾物品,太可悲了”。
過去一周,國際開發署已有近100名高級職員被停職。其官網從2月1日起無法訪問,其在X平臺上的賬戶也已下線。與其合作的公共衛生研究院1月28日晚通知600名員工,他們因對外援助項目凍結被解雇。
國際開發署兩名安保高官2月1日晚遭停職,起因是他們拒絕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官員進入國際開發署總部辦公樓獲取機密信息。消息人士說,遭停職的是安保主任約翰·沃里斯和副主任布賴恩·麥吉爾。
長期以來,美國國際開發署以對外援助為名,資助干涉他國內政等活動,在國際上廣受批評。
美媒解讀:事實接管?!
種種混亂情形持續引發對美國國際開發署今后命運的猜測。對此,魯比奧3日訪問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期間向媒體披露:“我出任國際開發署代理署長。”
魯比奧沒有說明國際開發署是否將并入美國國務院。不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解讀,魯比奧出任代理署長,意味著這一獨立聯邦機構“事實上已被美國國務院接管”。??
魯比奧3日說,他出任代理署長后,具體工作指派給美國國務院官員皮特·馬羅科處理。在唐納德·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馬羅科曾在國際開發署工作過一段時間,有人形容馬羅科“熟悉該機構的運作機制,每走一步都在設法廢掉這個機構”。
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多年來圍繞國際開發署議題爭執不休。共和黨主張政府對國際開發署的政策制訂和資金使用施加更多控制,特朗普親信、白宮辦公廳副主任斯蒂芬·米勒曾指責國際開發署是民主黨天下。民主黨則認為國際開發署應該是一個獨立聯邦機構,有自主決策權。
特朗普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后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所有對外援助暫停90天,以評估項目是否有效、是否與本屆政府對外政策保持一致,導致數以千計援助項目暫停。觀察人士認為,特朗普在采取行動以剝奪國際開發署的獨立地位,將其置于美國國務院控制之下。
馬斯克近來頻繁發表抨擊國際開發署的言論,并要求撤銷該機構。馬斯克3日在他的X平臺上說:“就國際開發署那些事,我(與總統)詳細討論過,他同意應該取消這一機構。”
面對媒體詢問,特朗普3日表示,取消國際開發署這件事“很早以前就該做了”,他認為不需要獲得國會批準。(楊舒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