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1月24日)從商務部獲悉,自1月20日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實施以來,已有792萬名消費者申請了1078.6萬件購新補貼。
此外,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截至1月23日24時,84.4萬名消費者購買了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103.7萬臺。
補貼力度有多大 咋買更劃算?
來看4個數字
根據政策,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明確,個人消費者購買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可享受購新補貼。
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
6000
購買的手機等電子產品單價不能超過6000元,超過6000元沒有補貼。
6000元是指扣除完商場、品牌以及移動運營商的所有優惠后,最終的付款價格。
如果手機標價8000元,但廠家、商家給的優惠價是6000元,還是可以享受補貼。
15%
按照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這里是指售價。
500
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就算你買的是6000元的手機,按照15%的標準計算,補貼似乎應該是900元,但實際上你能領到的補貼最高不超過500元。
3333
如果單從售價上考慮,500元除以15%是3333元,購買這個價位的手機,你既能享受到最高折扣比例,又能拿滿500元的補貼。(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