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由貴州省紀委監委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的反腐專題片《縱深推進—貴州正風肅紀反腐》第三集《守護民生福祉》播出,片中披露了校園餐管理中出現的貪腐問題。
專題片中提到,2024年7月,貴州省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深入黔南州惠水縣調研,發現該縣在學生“口中食”上動腦筋,專門成立一家平臺公司“管理”供餐民營企業。名為管理,實際上不僅不管,反而多次拆借挪用校園餐項目專項資金,先后共計挪用1400余萬元,導致校園餐正常的供應鏈條受到無端破壞,侵害群眾利益。對此反常現象,省紀委監委緊抓不放、深挖細查,不僅查實糾治了這一問題,還順藤摸瓜挖出時任黔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惠水縣委書記鄭紹峰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
鐘海燕是貴陽市實驗小學原黨總支書記、校長。2019年,鐘海燕的姐姐想要承接實驗小學校園餐項目,并承諾賺到的利潤分給她一半。鐘海燕明知姐姐沒有餐飲資質,仍然為其尋找掛靠公司,順利承接了實驗小學校園餐項目。
“其實我從來沒有管過食堂,這個時候,(我)姐就提出來承包食堂。利益嘛,肯定照顧(我)姐了嘛,這是毫無疑問的。”鐘海燕說。
貴陽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陳鵬介紹:“接到相關問題反映后,我們迅速提級管轄、組建市縣聯合專班,對其開展立案調查。”
經查,2019年至2022年間,鐘海燕在實驗小學校園餐項目上累計收受好處費204萬余元。與此同時,鐘海燕還幫助其弟弟承接實驗小學工程項目,并從中收受好處。
鐘海燕在懺悔書中寫道:我幫姐姐承接實小食堂,我需要用錢時,從姐姐那里拿,這也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弟在實小做大工程,姐在實小經營食堂,我為他們鋪路架橋、掃清“障礙”,在我想要買車買房、想要投資賺錢的時候,心安理得讓姐姐和弟弟為我付錢,實小成了我家的“搖錢樹”。
專題片介紹,貴陽市紀委監委由點及面,全面起底“靠校吃校”,損害學生利益的校園餐“微腐敗”問題,發現“吃、拿、貪、占、換”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2023年以來,貴陽市涉校園餐問題共立案521件530人,黨紀政務處分447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0人,涉及全市各類學校266所,追贓挽損9287萬元,清退返還資金9000余萬元。
2024年12月9日,最高法發布依法懲治“蠅貪蟻腐”典型案例披露,2010年至2023年,鐘海燕利用擔任某市某實驗小學校長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學生入學、轉學、分班及項目承接、工程款撥付等方面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949萬余元。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鐘海燕將其收取的好處費123萬余元,通過轉賬等方式掩飾資金來源和性質。
貴陽市烏當區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鐘海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以洗錢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依法追繳犯罪所得。一審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人民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