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3歲的男子王剛在河南鄭州做生意,7歲左右離開家,人生經歷坎坷。他在2008年尋找到“親生父親”,但認親16年后,DNA顯示他們之間無血緣關系。王剛坎坷的經歷近期引起媒體關注。1月15日,好消息傳來,王剛找到在安徽蒙城的親生母親。“DNA鑒定結果顯示匹配成功,現在我知道自己是1982年出生的。”王剛說。
發現和“親生父親”無血緣關系
1月16日早上,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了王剛。記者了解到,5歲左右,王剛被滕州羊莊鎮一姓洪的人家收養。大概9歲時,他爬上了火車外出流浪。半年時間,他去過連云港、大連、烏魯木齊等地,后來在鄭州火車站附近落了腳。一天,一名男子來鄭州辦事,看他可憐,把他帶回了駐馬店上蔡縣的家里收養。這種生活持續了三年。后來他去鄭州打工,擦過皮鞋、端過盤子……王剛告訴記者,他前后在7個家庭生活過。
2008年7月,河南、山東兩地媒體聯動,幫他尋找親生父母。當年,他與山東滕州的“親生父親”侯大叔相認。2024年,侯大叔生病,王剛拿到了侯大叔的血樣,做了DNA,顯示雙方無血緣關系。
找到親人很開心,明天去蒙城認親
找到親生父母,是王剛的執念。在媒體的關注和好心人的幫助下,1月5日,他與安徽蒙城的劉媽媽取得聯系,做了DNA鑒定。1月13日,DNA鑒定結果顯示,劉媽媽與樣本所屬人王剛存在親子關系,是母子關系。
記者了解到,王剛于2004年結婚,如今兒子已經上大學了。1月5日,在河南當地媒體的幫助下,王剛和劉媽媽短暫聯系上了。“當時只是疑似。昨天DNA出來之后,我們才確定下來是的。”他說。
1月15日,DNA鑒定結果出來后,王剛和生母劉媽媽視頻聊天,得知他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自己在家是老小,生父六年前不幸去世了。“媽媽73歲了,我怕媽媽情緒激動,對身體不好,所以沒有聊太多。”
談到近期打算,王剛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找到家人后他非常開心,周五他會前往蒙城,“想和家人一起團聚過個年。”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實習生 戴巧巧(圖片受訪人提供)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