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一名西裝革履的“領導”帶著下屬撿草叢里的紙片、煙頭,神情較為輕松……這一幕,被拍成圖片發布在陜西省禮泉縣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陜西省禮泉縣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4月1日下午,禮泉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楊鷹帶領黨員干警20余人深入包抓煙霞鎮灣里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
消息一出,引發一些網民的質疑,認為法院領導只撿垃圾,不除雜草,是在作秀。對此,大皖新聞記者聯系禮泉縣法院政治部,了解相關情況。
縣法院院長帶隊進村撿垃圾。(圖源:禮泉縣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
禮泉縣法院政治部工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圖中撿垃圾的“領導”的確是該院黨委書記、院長楊鷹。當天下午,楊院長帶領20多名黨員干警來到村里慰問駐村工作隊,并撿了一個多小時的垃圾。他們當天專門買了撿垃圾用的鉗子、并在村里借了掃把和簸箕,他們主要撿的是紙屑、塑料袋、煙頭等垃圾,范圍是以村里文化廣場為中心,輻射四周。
該工作人員表示,當時的確沒有清理雜草,“我們沒帶工具,后面還要再來,不是一次的,這次主要是撿垃圾。”據介紹,這次只買了鉗子,沒有買鐵掀、鐵鏟等除草工具。
“我們是分批去的。第一次是院長帶領,這只是第一批。其他黨組成員會帶領其他黨員干警再去。”該工作人員說。
“再去還是撿垃圾嗎?”大皖新聞記者追問。
“看人家需要我們干什么,有垃圾還是要撿垃圾,還包括你說的除草。因為垃圾不是第一次打掃完,它就不存在了,肯定還有人繼續扔。我們的作用就是帶動群眾來保護環境,為鄉村振興做點事。”該工作人員解釋說。
大皖新聞記者問:“有人質疑院長撿垃圾沒帶垃圾桶,他撿的垃圾放在哪里了?是否屬于形式主義?”
工作人員稱:“先撿成一堆兒,然后掃,后面有人打掃的。”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