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2023年12月上任以來推行號稱“休克療法”的緊縮財政政策,已初見效果,阿根廷罕見出現財政盈余,外匯儲備和通貨膨脹情況也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改革措施導致物價飆升、生活成本激增,抗議罷工成為常態。“休克療法”實施一周年之際,一邊是民怨沸騰,一邊是市場向好,阿根廷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抗議罷工成為常態
想訂機票卻被提醒出行當天航空公司將要罷工;點份外賣卻被告知因街道游行配送費要比往常漲50%;要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采訪卻看到校園橫幅寫著“沒有體面工資,布大無法運行”……這是新華社記者最近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天之內的經歷。這一切,似乎都是“休克療法”帶給阿根廷社會的改變。
視頻截圖:反對米萊政策的罷工者在抗議活動上敲打著鍋具。
“休克療法”推出后,食品、能源、醫療、租賃、交通等眾多民生領域價格大幅上漲。因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補貼減少,阿根廷人的生活成本急劇上升。由于工資難以跟上通脹漲幅,不少家庭陷于經濟拮據境地。2024年上半年阿根廷貧困率為52.9%,其中赤貧率為18.1%,較2023年下半年分別增長11.2%與6.2%。
許多阿根廷人不得不改變消費習慣,縮減日常開支。以阿根廷國民食物牛肉為例,根據肉類及衍生品工商協會數據,2024年前十個月的牛肉消費量降至22年來最低水平,人均消費量約為47.4千克,同比下降11.1%。這種趨勢在今年前三個月更加明顯。顧客更多“按日購買”,不再一次性購買一周或一個月的量。
如今,反對米萊“休克療法”的群眾抗議已經成為常態。最近一次較大規模的罷工是10月30日的運輸行業大罷工,民航、列車、卡車和出租車通通停運,抗議米萊政府對阿根廷航空公司私有化計劃,要求改善薪資待遇。一些示威者封鎖街道,還有部分公共部門職員也走上街頭,逾百萬乘客當天出行受到影響。
此外,10月以來,圍繞國會《大學融資法案》遭米萊否決一事,各地學生和教師多次上街抗議,最終席卷全國,吸引各行各業人士參與,包括急需更多養老金的退休職工、對微薄收入不滿的醫生、反對國立電影機構關閉的藝術家和研究經費遭削減的科學家等等,他們都認為自己是“休克療法”的受害者。
市場反應積極
雖然國內民怨沸騰、抗議不斷,但是不可否認,“休克療法”實施以來,阿根廷財政赤字、外匯儲備和通脹等方面情況的確出現好轉。米萊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停止新建公共工程招標、精簡政府部門、削減對能源和交通領域補貼、大幅貶值貨幣等手段,讓阿根廷財政實現罕見盈余、央行得以重建外匯儲備。
據阿根廷經濟部數據,2024年11月國家財政盈余3571.62億比索(約合3.49億美元),年內累計盈余占到國內生產總值0.6%。另據國會預算辦公室報告,2024年前11個月,阿根廷基本支出減少了27%,其中資本支出、向各省轉移支付、其他經常性支出及養老金和退休金分別下降了76.8%、76.6%、35.1%和17.5%。
7月18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名員工在展覽會上售賣香腸和奶酪的攤位前等待顧客。新華社發
通脹也呈放緩態勢。按照官方數據,米萊上臺以來,阿根廷單月通脹率從2023年12月的25.5%一路回落,至2024年11月已經降至2.4%。不過,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仍達到166%。此外,阿根廷外匯儲備已從2023年11月168億美元歷史最低點逐步抬升,至2024年5月已達240億美元。到今年10月,阿根廷外匯儲備總體仍維持在200億美元以上。
盡管批評人士認為通脹放緩等經濟數據好轉是以犧牲消費為代價,但市場對米萊“休克療法”效果反應向好:布宜諾斯艾利斯股市梅爾瓦指數攀高,美國投行摩根大通關于阿根廷國家債務的風險指數也有所回落。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種種跡象顯示,對阿根廷出現債務違約的擔憂逐漸減弱,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視頻截圖:布宜諾斯艾利斯商業場所貼出的貨幣兌換比率。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最近說,隨著阿根廷主權債券利差持續下降,市場對阿根廷在不重組情況下有能力支付即將到來的外幣債券的信心有所增強。不過,惠譽同時警告,雖然米萊政府在降低通脹和穩定經濟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但阿根廷央行凈儲備水平仍偏低、境外融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阿根廷支付能力仍存在風險。
發展前景仍不確定
一年來,雖然阿根廷財政赤字、通脹和外匯儲備情況有所好轉,但其經濟活動受到嚴重制約。此外,由于年通脹率仍處高位,企業面臨生產成本飆升的困境。一邊是民怨沸騰,一邊是市場向好。阿根廷國內對“休克療法”冰火兩重天般的反應,令米萊帶領阿根廷擺脫經濟困境的前景面臨很大不確定性。
阿根廷工業工會聯合會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60%的成員工會報告裁員情況,而一年來已至少有1000家制造業企業關閉。此外,停工、強制休假等情況越發頻繁。摩根大通預測,2024年阿根廷經濟繼續萎縮,制造業和建筑業將嚴重低迷,即使2025年實現經濟增長,也只能使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恢復到2021年水平。
通脹放緩但貧困加劇——這是輿論對米萊執政第一年表現的普遍印象。雖然米萊仍在阿根廷享有較高支持,但民眾支持能否持續仍是未知數。輿論認為,米萊所在黨派在國會中僅占少數,高民調支持率是他在國會獲得支持、得以通過一些法案的關鍵,一旦支持率下滑,他的經濟改革將面臨巨大挑戰。
12月6日,阿根廷總統米萊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出席南共市首腦會議。新華社發
圣安德烈斯大學調查顯示,對貧困、低工資以及治安問題的關注已經超越通脹高企,成為阿根廷民眾更擔憂的問題。另據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脈沖觀察站調查,雖然阿根廷民眾普遍支持米萊削減政府開支、裁撤部門人員、停止公共建設項目等,但四分之三受調查者反對削減教育、醫療、文化和科技等領域支出。
米萊曾在2023年競選時手持電鋸,承諾將對阿根廷進行“電鋸式改革”。在12月10日執政一周年的電視講話中,他宣布阿根廷經濟衰退已經結束,并強調2025年將繼續削減公共開支,裁撤政府部門冗余機構及部分國有企業。按照米萊的說法,“真正的‘電鋸式改革’即將到來”。只是,生活日益拮據的民眾是否買他的賬?
阿根廷社會學家馬塞洛·羅德里格斯說:“未來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關鍵在于米萊政府是否會因經濟和社會問題陷入執政危機。”(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