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以色列國防部11日證實,以軍當天從黎南部重鎮希亞姆撤出兵力。這是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達成停火協議以來,以軍從黎撤出首批部隊。與此同時,以軍仍保留部署在黎南部其他地區的兵力,并將繼續對任何威脅以方的目標采取行動。
根據停火協議,以軍須在明年1月底前撤離黎南部所有地區。
這是11月27日黎以停火協議生效后在黎巴嫩和以色列邊境地區以色列一側拍攝的以軍士兵。新華社發(賈馬爾·阿瓦德攝)
黎巴嫩軍方11日說,以軍撤離的同時,黎軍開始協同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向希亞姆地區部署兵力。黎方正排查這片地區是否存在未爆彈藥,警告民眾遠離。
據黎巴嫩國家通訊社報道,聯黎部隊11日上午進入希亞姆地區“檢查道路狀況并核實以軍的撤離情況”。
法新社援引黎總理納吉布·米卡提說法報道:“為落實停火協議、加強黎軍在南部的軍事部署,在希亞姆和邁爾季歐云地區駐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表聲明說,中央司令部司令邁克爾·庫里拉11日抵達黎首都貝魯特,監督希亞姆地區的以軍撤離和黎巴嫩武裝部隊進駐行動。庫里拉說,以軍開始撤出為持續推進落實停火協議“奠定了基礎”。
根據聲明,庫里拉當天還與黎軍總司令約瑟夫·奧恩通會面。
黎以停火協議11月27日生效。然而,此后沖突雙方多次指責對方違反停火。據黎巴嫩衛生部聲明,以軍11日繼續空襲黎南部,造成5人死亡。以方暫未回應。
此次黎以停火協議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701號決議為基礎,要求以色列軍隊在同真主黨停火的60天內從黎巴嫩撤出;黎巴嫩政府軍接管黎南部地區;真主黨軍事力量必須撤至利塔尼河以北。利塔尼河距黎以之間臨時邊界“藍線”約30公里。
本輪巴以沖突去年10月爆發以來,黎真主黨頻繁打擊以色列境內目標,以策應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對抗以軍的行動。以色列則加大對黎巴嫩境內真主黨目標打擊力度。黎巴嫩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黎以持續沖突已導致黎方約4000人死亡、超過120萬人流離失所。(孫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