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科技自立自強更顯緊迫的當下,長三角正成為聯合“創新戰隊”

去年11月30日,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在上海召開。

一年后,12月4日,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在上海市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召開一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新“成績單”。

這份“成績單”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成果尤為亮眼。在提問環節,這一主題也多次成為記者們提問的對象。

為什么長三角的創新進展如此受關注?

因為這既是長三角的優勢,也是其承擔的一大使命。

當前,逆全球化持續抬頭,科技霸凌和非法單邊制越打壓有增無減,更加凸顯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緊迫性必要性。

長三角地區有張江、合肥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并且,擁有21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0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50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別占全國的1/3、1/5、1/6、1/7,長三角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堪稱是全國的“心臟地帶”。

這樣一個創新基礎優良、產業優勢突出的區域,理當在“科學技術打頭陣”上打頭陣、走在前。

世人關注長三角的創新,當然是因為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各自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都有“過人之處”,但人們更期待的是強強聯合而不是各家“單打獨斗”搞創新,這既是科技創新的規律使然,也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需要。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引領下,長三角地區正在成為國家的一支聯合“創新戰隊”。

這支創新戰隊,會迸發出怎樣的戰力?當下,備受關注和期待。

“高分科目”

翻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績單”,創新這一科目無疑能獲“高分”。

先看這組數據:長三角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018年的2.81%上升到2023年的3.34%;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蘇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第九,首次躋身前十。

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是一項重要的創新指標,反映了區域對科技創新真金白銀的投入。這一數據往往和當地的創新活躍度成正比。

“這些成效體現了長三角區域經濟的韌性活力和‘增長極、動力源、試驗田’的責任擔當?!遍L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解讀說。

從科技創新策源能力來看,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加快推進,在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中,第三批41項需求任務清單已對外發布,組建了首批12家長三角創新聯合體。

協同創新,帶來的是更多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截至目前,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已集聚大型科學儀器46441臺(套),長三角科技創新券已支持企業購買創新服務超7000次,支持金額超1.7億元。

產業創新更是如火如荼。2021年5月,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成立,滬蘇浙皖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共同響應,通過產業鏈聯盟的方式優勢互補。隨后,長三角三省一市達成包括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一張網等新的合作事項。

長豐縣合肥比亞迪汽車廠區。 周嘯勤/攝

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可以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形成了體現現代化產業體系特征的“4小時產業圈”。目前,在長三角布局整車生產工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超過10個。

談及長三角的汽車產業優勢,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說,這里既有完整產業鏈,又有巨大市場需求,還有出口便利性,這是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所在。

“同題共答”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已然成為三省一市開展協同創新和技術合作的“創新大聯盟”。

這個“大聯盟”建設得怎么樣?

“目前,已建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合作機制,以跨區域‘揭榜掛帥’等項目布局和組織方式,推動面向產業創新的科研任務、資金、管理跨區域聯合、聯通和聯動,探索攻關實施路徑?!鄙虾J锌莆敝魅吻鼰槺硎?。

據介紹,2022年以來,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共組織實施項目43項,三省一市財政投入1.8億元,聯動社會投入共計11.5億元。2024年,聯合攻關共征集企業技術需求134項,發布重點揭榜任務41項,并首次將未來產業納入支持領域。今年6月,以聯合攻關項目為牽引,啟動首批12家長三角創新聯合體建設。

同時,三省一市科技部門簽署《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合作的框架協議》,啟動建立長三角基礎研究聯合基金,長三角聯合攻關基礎研究申報指南已正式發布,推動開展面向產業創新重要科學問題的長三角“同題共答”。

航拍合肥國家大科學裝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 張敏/攝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跨區域協同,也成為合作的亮點。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兩心同創”加速推進,區域協同的量子計算機與超算中心融合計算的“量超融合”實現突破。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承擔合肥先進光源關鍵設備研制任務,加快推進形成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區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網絡。

共同體內部,自然是形成共建共享機制。三省一市積極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券在區域內互聯互通,加快建設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已集聚大型科學儀器超4.6萬臺(套),總價值達560億元。

“上進生”的進擊

據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鐘嵐介紹,安徽正在高水平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形成“運行、在建、擬建、謀劃”13個大科學裝置的梯次發展格局,聚力建設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創建全國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天都試驗星首次實現月球軌道雙星編隊飛行,穩態強磁場刷新水冷磁體世界紀錄,22項“三首”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圍繞科技創新跨區域協同,中國科大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攜手構建“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術世界紀錄,凸顯出長三角“創新戰隊”的領先戰力。

在安徽,創新的生態持續優化。安徽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2024年科技攻堅計劃項目中由企業牽頭承擔的項目數和支持資金分別占總數的80.4%、87.5%。

安徽創新館。 李博/攝

安徽正在積極打造科技與產業對接服務“大樞紐”。今年以來,安徽科技大市場舉辦科技成果轉化活動162次,涵蓋三省一市近2000個研發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車間、走向市場。還成立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發布合肥駱崗中央公園、智能機器人等4個超級場景,場景創新生態加快構建。

安徽攜手滬蘇浙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突破40家,新型顯示面板產能全國第2,人工智能產業鏈綜合評價全國第5。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上進生”,安徽在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聚集地上持續發力,以勇擔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職責和使命的務實作為,成為長三角這支“創新戰隊”中日益活躍、具有爆發力的一大“戰力”源泉。

(江淮觀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石嘴山市| 南江县| 友谊县| 昭觉县| 庆元县| 醴陵市| 凭祥市| 小金县| 大姚县| 广元市| 鞍山市| 宁安市| 连南| 新邵县| 庆安县| 武清区| 邵武市| 云南省| 永宁县| 广宗县| 漳平市| 上杭县| 丹凤县| 永登县| 轮台县| 武定县| 精河县| 丰都县| 沾化县| 平远县| 海林市| 运城市| 德格县| 巩义市| 嘉峪关市| 东安县| 黄山市| 古丈县| 高雄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