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等方面發布的訃告,浙江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原院長劉法公教授于2024年10月31日因病逝世,享年66歲。
浙江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方面表示,劉法公教授是外語界的杰出學者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外語教育和學術研究,為外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浙海大任職期間,他以淵博的學識和前瞻性的眼光,引領學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他的領導下,學院成功引進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組建了多個學科團隊,成立海洋應用語言與文化研究院、外語教育與語言服務中心,獲批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并新增設了俄語專業。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全體師生的尊敬與愛戴。
劉法公1958年12月生于青島,曾就讀于曲阜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并分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先后任曲阜師范大學外語系教師,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長,汕頭大學外語系教授、主任,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二級教授、博導、院長,浙江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院長。
浙江海洋大學新聞網曾在2022年刊文介紹,國家每年培養出的外語學科博士能進入市場自由找工作的不足100人,但全國3000多所院校,都需要相關博士教師。浙江海洋大學地處海島,不占地利,人才引進異常艱難。于是劉法公利用學院現有的英語學科教育碩士點作為博士發展平臺,讓成果出眾的博士第二年便擔任碩導。同時學院還給博士們提供了院長助理、系部主任、黨支部書記、研究院正副院長、研究中心正副主任等諸多職位,讓博士們發揮能力,快速成長。劉法公認為吸引博士人才留下的另一法寶是“待遇不夠,熱情來湊”,始終保持對新進博士的熱情態度,幫他們排憂解難,給予充分尊重和信任。鑒于此,學院博士引得進,留得下,工作生活都開心,人才引進數量和質量雙豐收。
劉法公談到,當了20多年的院長,深刻體會到人才引進是最難的工作。他認為學校的人才戰略是學校取勝的關鍵。人才引進工作需要領導全身心投入。外來人才到校面試,學院領導一定要親自或派人到車站或迎接,安排住宿后再送上水果。為了保障就餐問題,劉法公會拿出自己的飯卡供面試者在食堂吃飯。面試者來校的交通費由學院給予報銷。值得一提的是,劉法公毫無例外地自費給每位到崗的博士贈送一套價值幾百元的餐具。這是一套包括6個碗,6個盤子等在內共36件裝的餐具禮盒。“送一套餐具給他們,寓意是讓他們從此有飯吃,有穩定的飯碗端。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溫暖和真誠相待。”有時劉法公也會在自己家中舉辦大餐,宴請到崗的博士,給他們家的溫暖。迄今這樣的家宴已舉行6場。宴會菜肴以舟山本地特色海鮮為主,讓博士們有賓至如歸之感。而新進博士對學院最好的回報就是努力工作,努力科研,認真上課。(據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