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6日凌晨,以軍稱對伊朗軍事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以軍對伊朗軍事目標實施打擊持續了數個小時,可以說是速戰速決,為什么以色列這么快就結束了對伊朗的打擊?下一步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緊張的回旋余地還有多少?
以色列又把球踢到伊朗腳下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以色列對伊朗的回擊終于落地,以色列也再次將球踢回到伊朗腳下。這次打擊行動以方稱出動了幾十架戰機,戰機在進行空襲行動之后,已經安全返回。以軍選擇的目標是伊朗境內的軍事設施,其中包括伊朗生產導彈的地點。這次軍事行動速戰速決,以色列已經宣布行動結束,下一階段就是要等待伊朗的反應。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美國稱以色列在發動行動之前與美方進行了溝通,美國沒有參與到行動當中,但是觀察到以色列選擇了伊朗的軍事設施,而沒有像此前試圖選擇伊朗的石油設施和核設施。美國認為,某種程度上以色列受到了美方的影響,是在進行行動的降級,所以認為伊朗方面不應該再有后續的動作。
伊朗反應謹慎 有意避免全面戰爭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對于伊朗來說選擇是艱難的。此前,伊朗多次向以色列發出警告,警告以色列不要動手,在以色列動手之后,伊朗的反應是謹慎的,很顯然是有意避免全面戰爭的發生。伊朗強調對于以色列的空襲,伊朗有效進行了應對,防空系統發揮了效能。在伊朗境內聽到的爆炸聲是攔截聲,目前伊朗沒有表示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人員傷亡。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西方媒體普遍認為,伊朗的反應表明伊朗希望降調,不希望刻意地強調這一次行動所產生的效果,進而引發自己后續的反擊行動,使局勢進一步的延伸甚至失控。
各方回旋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風險加劇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盡管從目前來看,風險似乎可控,但是各方之間動作不斷,很明顯回升的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風險外溢也會進一步地提升。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今年4月份,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時隔多年來對對方進行直接攻擊,而這一次第二輪攻擊之后,雙方在下一次如果出現相關的行動、目標的選擇以及行動升級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巴以沖突進一步延續,以色列開辟新的戰線,當前中東局勢仍然處于極度熱度的背景之下,在地區發生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并隨著各方的動作風險依然在上升。(央視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