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25日上午,余華英案將迎來重審一審宣判時刻。23日深夜,大皖新聞記者對話原告楊妞花代理律師、河北十力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文廣,其與余華英曾在法庭上有過四次正面交鋒。王文廣感覺,余華英對犯罪情節沒有清楚的認識,她對被害人受到的傷害,沒有共情。“在余華英眼中,這些被拐孩子就是她‘行走的人民幣’,她是非常冷漠的一個人。”
10月23日晚,王文廣接受大皖新聞記者專訪
10月23日晚上,王文廣從河北邯鄲來到貴陽,等待出席25日的重審一審宣判,對于這次宣判結果,王文廣表示非常有信心。“最終要等法院的判決,但對判處余華英死刑我們是很有信心的。”
10月25日,將是王文廣第五次見到余華英。“從前面幾次庭審表現可以看出來,她非常冷漠。”
王文廣舉例說,在最近一次開庭時,當他們在庭上提到楊妞花身世,以及其他家庭這些年尋親的艱辛,庭下旁聽人員都被感動地哭了,但是余華英沒有任何痛苦表現,沒有任何感情。“在余華英眼中,這些被拐孩子就是她‘行走的人民幣’,非常冷漠的一個人。”
同時,王文廣透露,據余華英交代,其賣掉的第一個孩子是自己的兒子。“她說是和情人生的,沒法養就賣了。她也是通過賣掉自己孩子,知道了賣孩子原來可以掙錢,從此開始了拐賣之路。”
該案重審一審開庭時,余華英被控拐賣兒童人數從11人增至17人。王文廣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這里面沒有一起是余華英主動供述的。“根據余華英的作案手法和經驗判斷,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里,她可能還有其它拐賣事實,但目前還沒有證據直接認定。”
同時,王文廣也表示“取證難”正是余華英這類拐賣兒童案件的難點。“時間久遠,空間跨度大,往往都是幾十年前犯的罪,跨省販賣。”
楊妞花是第一個站出來控告余華英的人,但隨著案件走到現在,這已經遠遠不是楊妞花一個人的事情,王文廣也有同感。“它已經是所有被拐家庭的案件,牽涉到太多個被害家庭了。”
王文廣希望,通過對余華英案這樣的熱點案件進行公開審判,來提高社會防拐防騙的意識,讓更多人關注到被拐家庭群體,也可以震懾到拐賣兒童犯罪。“打拐不是公安機關一個部門的事,應該社會、學校、家庭來聯防聯動,減少此類悲劇發生,也能讓被拐的孩子都早日回家。”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文 鄒成/圖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