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保健福祉部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2年和2023年,該國逾半數“孤獨死”案例為五六十歲男性。
《韓國先驅報》援引這份報告報道,“孤獨死”指在獨自居住、與親友鄰人無往來的情況下死亡的現象,包含疾病、自殺、意外等多種情形。近年來,韓國“孤獨死”人數逐年增加:2019年為2949人,2020年3279人,2021年3378人,2022年3559人,2023年3661人。
2022年、2023年“孤獨死”案例中,男性占大多數。2022年已確認性別信息的死者中,男性2970人,女性557人;2023年男性3053人,女性579人。男性死亡案例均為女性5倍多。
從年齡段看,這兩年60歲至69歲死者占比最高,2022年占31.4%、2023年占31.6%;其次是50歲至59歲,分別占30.4%和30.2%。也就是說,五六十歲人群在這兩年“孤獨死”案例中占比均超過60%。以性別因素分析,五六十歲男性在2022年“孤獨死”案例中占比54.1%,2023年為53.9%。
調查顯示,獨居者死亡往往被房東、物業人員或保安發現。五六十歲人群“孤獨死”情形往往涉及離婚、配偶過世、慢性病、住房無保障等原因;二三十歲人群“孤獨死”則主要關聯找不到工作、被裁員等因素。
韓國保健福祉部分析,“孤獨死”人數逐年遞增涉及多方面原因,比如“一人戶”家庭增多、法律界定的“孤獨死”范圍較先前擴大等。“一人戶”數量2021年為717萬戶,2022年為750萬戶,2023年增至783萬戶。
在今年1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釜山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2017年至2021年128例“孤獨死”案例,發現男性約占85%,而他們死后平均三周多才被人發現。一些人是在長期拖欠房租或不回復房東后才被發現死亡,有些人的遺體則是被鄰居或物業人員發現。研究人員認為,“孤獨死”增加與韓國傳統家庭結構變化有關,比如離婚率走高、家人之間關系疏遠等。
面對老齡化加劇、“孤獨死”增多等現象,韓國保健福祉部表示將繼續研究對策,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會發布更為詳細的調查報告。楊舒怡(新華社專特稿)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