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請注意!”這是河南小伙孫小龍(化名)的微信名。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的記憶中一直有這個倒車聲在回響。
今年國慶前夕,當四川男子李順看到這個微信添加自己為好友時,眼眶瞬間濕潤,因為這正是31年前自己工地上的貨車倒車聲,看來失蹤多年的二兒子李坤鵬依然記得……孫小龍,就是當年疑似被拐而失蹤的李坤鵬。
▲在認親儀式現場,李順和兒子李坤鵬緊緊相擁
10月8日,由綿陽市公安局、綿陽市婦聯、北京緣夢公益聯合舉辦的“四川公安打拐專項行動”2024年第30場認親儀式現場,李順和妻子陳玉英淚如泉涌,緊緊抱著失散31年的兒子不愿松開。作為認親儀式的承辦單位之一,紅星新聞《紅星尋人》欄目記者現場見證了這感人的團圓場面?!皟鹤?,媽媽再也不會把你弄丟了……”陳玉英哽咽的話語,讓現場眾人無不動容。
陳玉英告訴紅星新聞記者,31年前,年僅4歲的二兒子李坤鵬在綿陽金菊街玩耍時失蹤,疑似被拐。31年來,她和丈夫一邊做生意一邊尋找兒子,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花費上百萬元。最近兩年,夫妻倆還關閉了幾家門店專心尋子,堅定地要在有生之年找回兒子,“兒子回來了,我希望他能留在身邊,但他已成家了,我們會尊重兒子的選擇?!?/p>
在認親儀式現場,李順還拿出一本房產證親手交到李坤鵬手中。他說,這是一套價值130萬的房子,已經裝修好了……
失蹤:4歲兒子玩耍時失蹤,多番尋找仍無結果
1993年,李順在綿陽承包工地,妻子陳玉英在綿陽金菊街開了一家米粉店,同時照顧年僅4歲的二兒子李坤鵬。夫妻二人靠著勤勞的雙手,生意也越來越好。
然而,二兒子的失蹤,給李順夫婦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1993年10月17日,那天是星期天?!睍r隔31年,陳玉英仍清楚記得兒子失蹤的時間。
陳玉英告訴紅星新聞記者,1993年,當時他們家在修房,所以租住在綿陽涪城區花園五隊,距離自己的米粉店只有100多米。當年10月17日,星期天,大兒子在鹽亭老家的爺爺奶奶那里,二兒子跟著他們在綿陽。當天,因為不想讓二兒子去工地弄臟衣服,陳玉英又要賣米粉,于是就讓二兒子跟著表哥表姐在出租屋內玩耍,并將房門鎖住。
“當天9點多鐘,3個孩子來到了我的米粉店,后來我才知道,是房東以為孩子鎖在了家中,所以幫忙打開了房門。”陳玉英回憶,當時她給3個孩子吃了米粉、包子,孩子們想幫助收拾碗筷,但她擔心孩子將米粉湯灑在顧客身上,所以就讓孩子自己玩耍。
陳玉英看到3個孩子出門,還找了鄰家一個孩子到旁邊一個院內玩耍。但很快她就后悔了,心中泛起一絲不好的感覺。
“我做了兩籠包子,就是六七分鐘時間,然后馬上就去找孩子,卻發現兒子不見了?!被叵肫甬敃r的情況,陳玉英的聲音沙啞了,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兒子不見后,她急忙四處詢問,得知另外3個孩子跑在前面上廁所,兒子就在院內拿了一個啤酒瓶玩煤灰。
此時,陳玉英以為兒子只是跑丟了,于是四處尋找。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子還是沒有蹤影,她慌了,夫妻倆發動親戚朋友一起尋找,走遍附近各個街道,還趕到火車站、汽車站詢問。
“我們在汽車站尋找兒子時,一名婆婆提供線索,稱看見一男一女騎自行車帶著一個小孩,孩子特征和衣著與我兒子相似?!标愑裼⒖蘖耍麄儓罅司?,民警也努力尋找,但兒子仍然沒有任何音訊,“那個時候,我們感覺天都塌了!”
紅星新聞記者從綿陽警方獲悉,接到報警后,警方迅速立案并組織警力在孩子走失的各大路口、交通要道、車站開展摸排走訪工作,但多番找尋仍無結果。
尋子:跑了20多個省市花費上百萬
二兒子失蹤,給李順夫婦帶來沉重打擊。李順不再承包工地,陳玉英也關了米粉店,他們將大兒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四處尋找二兒子。
他們跑遍了綿陽周邊,積蓄也花得差不多了,夫婦二人便再次想辦法掙錢,他們開始涉足建材行業,掙了一些錢后,兩人又外出尋找兒子。
1998年,李順夫婦開始進入家具市場。二人生意越做越紅火,開了多家門店,但他們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二兒子。
那時,李順夫婦聽說哪里有被拐的兒童,就跑去哪里尋找,但都一次次失望而歸。隨著網絡的普及,陳玉英在社交平臺開了賬號,發布尋親信息,她也加入了四川的尋親團隊,一起尋找線索,互相鼓勵。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陳玉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的多是到各地尋找兒子的視頻,也有其他人團圓的視頻,賬號已有上萬粉絲。
“我們一邊做生意,一邊尋找兒子,跑了全國各地20多個省市,每次出去,少則幾天,多則半個月。這些年來,我們花了上百萬?!标愑裼⒏嬖V紅星新聞記者,現在大兒子已經成家立業,他們夫婦也年過六旬,兩年前,他們關閉了幾個門店,只留下一個門店請人打理,他們則將全部心思用在尋找二兒子的身上,“我們在找孩子的同時,也一直活在愧疚之中,認為連自己的孩子都沒能照顧好,我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但一定要找回兒子的信念,讓我堅持了下來?!?/p>
找到了:失散31年終于找回,兒子還記得爸爸工地上的貨車聲
由于當時客觀條件限制,李坤鵬疑似被拐賣案多年并無進展,但綿陽警方沒有放棄。
2009年,公安部建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信息系統(簡稱“打拐系統”)。當年11月,綿陽市涪城公安分局打拐辦主任戴莉玲專程前往李順、陳玉英夫婦家中采集血樣,民警嚴格按照工作要求,登記當事人相關信息,采集兩人的DNA血液樣本,并及時將采集的血樣檢驗DNA信息錄入“打拐系統”。隨后十多年間,隨著公安DNA技術的不斷升級換代,打拐民警先后3次采集李順、陳玉英夫婦血樣,加做DNA位點更新系統數據,以增加盲比比中概率。
今年9月初,通過公安部打拐專項比對會戰專班研判:綿陽市失蹤被拐兒童李坤鵬人像比中河南省鶴壁市??h孫小龍。鶴壁市公安局打拐辦隨即指令浚縣打拐辦按照部專班指令對疑似人員孫小龍采集血樣檢驗入庫。9月11日,經“打拐系統”通報部確認,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公安局采集的孫小龍血樣與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分局采集的李順、陳玉英夫婦血樣所檢DNA符合三聯體遺傳標記,具有生物學遺傳關系。
隨即,警方按照公安打拐工作要求組織認親活動。因孫小龍不了解自身身世,起初對綿陽警方工作持懷疑態度,但綿陽市公安局胡祥雨工作室民警耐心與其溝通,客觀地向他呈現了他當年失蹤過程、父母尋子過程、手肘傷痕來源、DNA鑒定報告等多方面情況。最終,孫小龍同意從河南返回四川與親生父母相認。
9月下旬,李順的微信收到了一個好友申請,對方名叫“倒車,請注意!”李順眼眶瞬間濕潤,立即通過驗證,因為這是31年前自己工地上的貨車倒車聲,他知道失蹤31年的兒子要回來了。
“兒子小時候經常去我工地上耍,那時貨車都有‘倒車,請注意’這個聲音?!崩铐樥f,兒子告訴他,從小他腦海中就有“倒車,請注意”這個聲音,但不能確定來源,所以后來用來做了微信名字。
孫小龍介紹,他家中還有一個姐姐,他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夫妻感情和睦,育有2個女兒。9月初,他接到警方電話時根本不相信,第一時間去問姐姐,然后又拉著姐姐一起去向父母求證。
“我知道親生父母為了找我吃了很多苦,我想對親生父母說一句:‘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辛苦地四處奔波了,你們的兒子找到了’。”
認親:父母抱著兒子淚流滿面,現場贈兒一套價值130萬的房產
10月8日上午10時,由綿陽公安、綿陽婦聯、北京緣夢公益聯合舉辦的“四川公安打拐專項行動”2024年第30場認親儀式現場,伴隨著主持人的一聲“請開門”,1993年失蹤的李坤鵬緩步走進團圓現場,與離散31年的親生父母李順、陳玉英夫婦擁抱在一起。此前被找回的“千萬富翁之子”解清帥的爸爸,也來到現場見證李順一家團圓。
這個擁抱,李順、陳玉英夫婦整整等待和渴望了31年。31年的尋找與期盼,讓李順夫婦激動萬分,陳玉英抱著已過而立之年的二兒子仔細端詳,撫摸他手肘上兒時的燙傷,淚如泉涌,口中不停念叨“是我的坤鵬!是我的坤鵬!兒子,媽媽再也不會把你弄丟了!”陳玉英哭著說:“31年缺失的愛,媽媽用余生給你補回來。”
此刻,李順也渾身顫抖,淚流滿面,拉著兒子的手再也不愿松開。在現場,李順還拿出一本房產證親手交到李坤鵬手中。他說,這是一套價值130萬的房子,裝修好了的,他會像對大兒子一樣對待二兒子。
陳玉英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國慶節前,他們就在準備迎接二兒子回家了。他們早已訂了一家酒店宴請親朋好友,以及全國各地來綿陽的尋親人,“我希望兒子留在我身邊,但他已成家了,我們會尊重兒子的選擇?!?/p>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