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斬刀、蔡莫棍和形意劍。詠春真正的殺氣,據說葉問也沒傳幾個人,有料的。這回請來了梁老爺子親自督陣,也許你不相信向華強是個習武之人,但你大概知道他是賭神身邊靠得住的朋友“龍五”。在沒有如花的時候,龍五是有排面的。退一步說,在現在的40歲左右的動作演員里,比向佐底子和條件好的有幾個。你不能上來就酸一句:大家都讓著你而已。
你意思,大家當年都沒讓著那個打太極的馬云?
向佐自帶輔佐也是無話可說
當我們聊《門前寶地》這部電影的時候,卻聊到了向佐的血統,這看上去就把一件事聊成了另一件事。雖然我也說不確切為什么向佐這么不招人喜歡,但是《門前寶地》在徐浩峰的“武行電影”里,肯定不是眼么前這種慘狀和待遇。端著的地方還是端著的,在人間的地方還是在人間的,有真東西,但是沒人喜歡看真東西。不信你回頭想想,今年口碑特別好的電影,票房都不怎么樣,譬如《乘船而去》,譬如《里斯本丸沉沒》,譬如《泳者之心》。
當然我也不是說向佐親自做制片人,還讓徐浩峰沒有了資金困擾,同時奉獻了一副絕對說得過去的肉身,就讓一部電影的靈魂增減了幾分。豪門的事,咱也不懂,但是電影絕對不是大爛片,你讓廖凡或者梁朝偉來,客觀題也就這么些分數了,作文能得多少分,讓情況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仇富,是一方面,尤其都想躺平的時候,看到一個愣頭青跟那折騰,顯擺,喋喋不休,明明能躺平,偏偏跳個不停,開始我以為有個人說有個資方是“輔佐影業”,以為是開玩笑,沒想到是我膚淺了;向佐情商確實不高,講話沒遮掩,聽不懂脫口秀的段子真開口問,我就問你,情商高是不是也是玩心眼子,沒辦法,你不招人喜歡怎么辦呢;哪里跌倒哪里能爬起來,栽得起你說氣人不氣人,《封神傳奇》花的錢請的人,《門前寶地》真的只是門前百米那點事,劉德華、沈騰等等等等,就是要送祝福,你說氣人不氣人。
不能說向佐不努力吧。
但是他好像就是翅膀下永遠有風。
當年的陣仗比這門前百米鬧得大
徐浩峰還是有點東西的,雖然拍的好些事我也沒整明白,譬如一根法棍守大船,好些理念有點玄乎,和方世玉蒙眼血濺兄弟會,蜀山劍俠上天入地相比,宋洋、廖凡和于承惠們,確實太“武藝復興”了,動手的理由,擊殺的械斗,哪有那么多赤手空拳,就是一句“砍死他”,徐浩峰這動作戲絕對是“回馬槍”,是內觀,講的是一招一式的心理學。
徐浩峰影評寫得也好,尤其是對于功夫電影和武俠電影,他有一個詞,叫“春晚式電影”,好像是這么說的,就是飛來飛去,到處都是憋大招的內功,其實都是裝點的非常賞心悅目的假象。拙,樸素,就成了端著和腔調。端著和腔調,導演是王家衛就還行,導演是徐浩峰,就太素了,有點怪,和疑似審丑,拙得像業余了。沒有一點電影工業的金屬味。
《刀背藏身》和《詩眼倦天涯》都還沒能和觀眾見面,徐浩峰和徐駿峰,徐氏兄弟也許還能整出點動靜,不說用向佐是不是向資本低頭——武行電影用向佐我覺得妥帖,“武藝復興”是一條路,老派有老派的講究。
其實拍的,真沒那么差。
我不是安慰向佐,或者調侃向佐,其實人家賠得起一部《門前寶地》,幫街坊鄰居再賠點問題都不大。我倒不覺得,這位歸來仍是少年的中年人,有個功夫夢有什么問題。當然,沒人看也沒什么好生氣的,關鍵要保持情緒穩定,習武之人,可不是世代恩仇和一塊“東亞病夫”的牌子才是確切動機,習武是內觀,心理學,從這個角度說,武術的盡頭是圍棋也說得通。況且,徐浩峰編劇的《一代宗師》和《道士下山》不算,2015陣容豪華的《師父》內地賣了5400萬,2016年很有氣質的《箭士柳白猿》也就647萬多一點。貓眼數據,《門前寶地》點映的一天,票房是0,有點尷尬,目前票房100多萬,有點尷尬。
2012年徐浩峰的《倭寇的蹤跡》總票房也就31.9萬。一個人不招人喜歡,確實挺尷尬的,就像這片子這幾天,合肥個別影院也有幾場排片,其中一家每天排一場,晚上十一點多,說是respect應該沒人信吧。向前看,作為一個動作演員,40歲只是剛起步。真不是諷刺。(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