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張杰在福州站演唱會上隨口報了一串數字,內含自己的生日,并說是“我的電話號碼”,引得很多粉絲去撥打這個電話,結果張杰本人可能都沒想到,這個“隨口說的電話號碼”竟然真實存在,號主來自上海。有媒體報道稱,這位疑似素人的機主由于短時間內突然接到大量陌生電話,已經被迫關機。
記者9月9日晚間試著撥打了這個傳說中的號碼,話筒那邊傳出的是女話務員熟悉的聲音:“您好,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這表明,這個號碼是真號,而機主確實不想被打擾。
對于這種“手機號無意被泄露導致接到大量陌生電話”的突然狀況,技術上能夠加以限制嗎?除了被迫選擇關機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機主避免被過多打擾?
對此,上海某運營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技術上來說,運營商還沒有辦法和手段來屏蔽正常呼入的電話,也沒法制止正常的呼入行為,因為后臺沒有辦法判斷這些來電是正常來電還是非法呼入。而且短時間內究竟有多少陌生電話“涌入”,后臺也是看不到的,“因為只有機主接聽了電話并產生計費,后臺才能看到并記錄通話號碼和時長,沒有接聽的電話有多少,后臺是看不到的。”該工作人員說,至于其間究竟接聽了多少電話,因為涉及用戶隱私,也不方便透露。
記者從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和運營商處了解到,該手機號碼仍是正常狀態,只是關機,并沒有停機。運營商表示,目前并沒有與機主本人進行過聯系,該機主也沒有向運營商這邊尋求幫助。
據相關媒體報道,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主任余龍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手機號碼屬于個人隱私的范疇,受法律保護。未經權利人同意,擅自使用、泄露或公開其手機號碼,可能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但也可以看出,張杰的行為并非故意打擾他人生活安寧,而是在玩梗的時候疏忽大意,造成他人損害。因此作為主辦方應當及時發布聲明、澄清事實,以避免對他人侵犯隱私權的損害結果擴大。
北京安劍律師事務所周兆成律師認為,張杰在演唱會上報出一串數字,本意可能是玩梗或者與粉絲互動,如果該手機號碼并非張杰團隊所有,盡管張杰主觀上未必有惡意,但其行為客觀上導致了其他人的隱私權受損,可能被認定為侵權行為。
澎湃新聞記者 樸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