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劉陽先生多位友人處獲悉,社會學學者、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陽博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8月21日上午在北京去世,享年44歲。
劉陽
公開資料顯示,劉陽,安徽省宣城市人,出生于1980年7月24日,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民盟盟員,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理論專委會理事。
劉陽于1998年到2002年安徽大學社會學系本科就讀。2002年到2003年任安徽大學輔導員。2003年到2006年浙江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就讀,期間翻譯《大轉型》一書。2006年到2011年,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就讀。2011年到2014年順義區國門商務區工作。2014年到2016年為清華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后。2016年至今,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
劉陽主要研究方向為基層社會治理、國家治理現代化,代表性成果有論文《進化與天演——重讀<天演論>》(2010)、《把系統性治理帶回來——對社區多元參與治理模式的反思與深化》(2016)、《后工業時代人的再生產與經濟部類劃分》(集刊),譯著《美國社會科學的起源》(2019)、《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2020)等。
《鋼的城:美國銹帶興衰史》
劉陽是最近出版的《鋼的城:美國銹帶興衰史》一書的譯者。該書以美國最重要的鋼鐵工業城市匹斯堡為范本,以檔案研究與個人口述史相結合的方式,細致呈現美國鐵銹地帶整個20世紀下半葉的經濟轉型,揭示鋼鐵業的衰落和照護經濟的興起對工人階級的生存境遇與生活方式產生的顛覆性影響。
據“北京社科之窗”微信公眾號近期刊文介紹,《鋼的城:美國銹帶興衰史》一書英文版獲得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獎、C.L.R.詹姆斯獎、ProMarket年度最佳政治經濟學書籍、《紐約時報書評》編輯推薦作品等出版榮譽;中文版也迅速獲得學界關注和討論,已出現多篇介紹和評議文章,列入相關專業閱讀書目,且入選三聯書店2023年度好書(副榜)。(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