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偽體育專項羽毛球項目專項記者,到安賽龍以訓練強度蟬聯奧運男單金牌,我的奧運會也基本結束了。這確實是一場乏味的比賽,讓人夢回“屠龍時代”的大部分折戟沉沙的故事,很明顯安賽龍在讓球,如果不制造一些跌宕起伏和創造一丁點難度,就像坐在朱軍的《藝術人生》欄目里,還沒有醞釀出幾滴眼淚就結束了,那安賽龍的任何慶祝,都會顯得乏味。
國羽依舊是威武的,就像鄭思維是來拼命的,就像女雙實現了內戰。梁偉鏗王昶惜敗,好像持續低迷的男雙更容易被原諒。何冰嬌確實打不過啊,然而網友又開始了,覺得如果是陳雨菲來,肯定行。女單有兩件事挺那什么的,一個是馬林傷退,她說李雪芮詐傷的往事又被拿出來整了一出“天道輪回”“報應不爽”之類的結論;一個是何冰嬌苦戰不敵,陳雨菲躺槍“莫須有”贏的可能。陳雨菲錄了視頻祝賀何冰嬌,同時說這么一段:“我不希望再聽到有人說如果我上去打會怎樣怎樣的,因為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也是一件不尊重任何人的事情。”
【安洗瑩何冰嬌惺惺相惜】
陳雨菲的發言還有一個背景,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晉男單世界排名第一石宇奇不敵昆拉武特之后,出來道歉。一個每天刻苦訓練的職業運動員,因為一場失利站出來道歉,好像他就不想贏。林丹當著陳雨菲和石宇奇的面說,運動員因為輸球道歉“很可憐”,他說了很多遍“很可憐”,但他也沒非常有邏輯地說出為什么可憐。我覺得,在鍵盤俠的世界,這是一種危機處理,因為網暴真的太可怕了。
這可怕還體現在奧運會季軍,銅牌獲得者李梓嘉身上,拿到奧運會銅牌之后,他居然是哭著接受采訪,而且是表達了自己對于球迷和媒體的不解,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走到奧運會第三名的位子,永遠都有聲音在說他的不是。一個項目被上升到馬來西亞國球的地位,這個鏡像里的所有人,都會發生一些形變和扭曲,譬如你打羽毛球的時候,打的就不僅僅是羽毛球了。連李宗偉鋪下的陰影,也要你去照亮。
這時候教科書動作的昆拉武特輸球后的危險,頗有點訕訕的不懷好意,打不過安賽龍又不丟人,安賽龍整個奧運奪冠的歷程,一局都沒有輸。所以,你可以拿男單奧運決賽的場面當個梗,譬如李梓嘉和石宇奇突然大喊:扶我起來!甚至你可以說,陳雨菲看到這個場面都喊了一句:扶我起來!再不行你說王楚欽拿著被踩壞的球拍也來了一句:扶我起來!但是老講老講,是不是就成了春晚語言類節目了,就有點口里無德了!
【何冰嬌安慰傷退的馬林】
羽毛球運動老傷人了,你看安洗瑩才多大,拿了奧運會金牌也跟自家羽協翻臉了,她那個膝蓋,也埋著一顆雷。有興趣你就看看世界羽聯的賽程,一個球迷如果癮真的大,全年幾乎都有比賽看,看什么呢,看運動員一輪游或者“收下運動員的膝蓋”。我覺得,運動員總歸是理解運動員的,所以,何冰嬌拿著西班牙的小徽章登上奧運亞軍領獎臺,所以李雪芮看到馬林以和自己類似的方式倒下同樣淚流滿面。
畏威而不懷德。有小禮而無大義。
不足取吧。
運動員道歉是可憐,那把運動員逼上道歉臺的人和氣場,就不止是可憐了吧。快樂不應該是分享成兩個,悲傷不應該是分割成兩半嗎?即便,馬林當年說過李雪芮“詐傷”,李雪芮看到馬林受傷瞬間的眼淚,不是已然無聲稱重和重置了過往嗎?鍵盤俠能感受到這無聲處的真實能量嗎?還擱那引經據典罵來罵去,擱那人云亦云“一個都不原諒”,你不是成了你反對的人了嗎?(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