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感覺,麥家老師的小說里,很多天才人物都是悲劇性的。
起碼他們不會是卡著墨鏡的王寶強,成為《解密》里的一個跳脫情緒和節奏的聽風者,當然滿口門捷列夫的肖央的角色也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作為賣家,《解密》需要湊齊唐探三人組,才能勾起導演和觀眾的春節檔記憶,或者只有這樣,701里真正的智慧的大腦劉昊然才不會孤獨。
當然最大的賣點是麥家老師,但像麥家老師和劉慈欣老師,在賣貨的問題上一直比較被動,作品被寫出來就不屬于他們自己了,所以我們能看到各種水準的科幻和諜戰,看到各種匪夷所思的世界觀。所以當我們如今提到大劉和麥家老師的時候,其實往往可能也是一個噱頭,畢竟拍過《風聲》的高群書前陣子剛傷過《刀尖》。
麥家老師的優勢是可以昵稱為:大麥。
陳思誠手里的《解密》,更加去清潔化,如果一定要說往哪個方向靠,可能就是天才的靈魂問題。第二個賣點來了,約翰·庫薩克。可以有個小傳或者簡史,或者我們直接這樣問:《金陵十三釵》是不是需要克里斯蒂安·貝爾、《長城》是不是需要馬特·達蒙、《一九四二》是不是需要阿德里安·布洛迪和蒂姆·羅賓斯一起來。恕我直言,即便在講述饑餓的《一九四二》里,請來兩位奧斯卡影帝,依舊是一種過剩和耗費,是一次馮小剛對齊張藝謀的資本“炫富宴”。
炫富宴的浪費,目的是以耗費獲取對等權力。
所以陳思誠請來了約翰·庫薩克,一位曾經參加過華語電影《天將雄師》的準一線。不能說陳思誠不聰明,但《解密》成功與否,肯定不取決于請沒請來好萊塢大牌,更不取決于這位好萊塢大牌是不是演過《1408》這種和數學沾邊的幽閉恐怖片。其實看到最后,何止是約翰·庫薩克沒有意義,連陳道明也沒有意義,甚至只有吳彥祖和俞飛鴻的身份設定和基礎氣質,沒有讓我跳戲。回到炫富宴,眾星云集的“大餐”讓《解密》獲得了對觀眾的權力。
這一耗,就是156分鐘。
通篇只能鼓勵劉昊然和他的造型
第三個當然就是劉昊然的毀容式表演,很努力,角色日漸病容枯槁,簡直是又一個王傳君,顯然他被腦袋里的怪東西折磨得沒法正常生活,生活里只有開燈關燈和永無止境的做夢功能。然而,他異常單薄。日漸稀疏的頭發和超級漫長的片長形成反比例關系,并漸漸溢出無趣和反差。貧乏的劇情和貧瘠的感情,兩個姑娘是怎么看上劉昊然的,實在沒有依據,看起來主要還是寂寞;最后所有的指向是,除非這個人物成為一個絕對悲劇,電影的平庸敘事和自以為充滿想象力的夢境,已經乏味到了極致。
簡筆畫里,只有發際線和黑眼圈。
匱乏。起碼在《解密》里,說的就是一個創作者抓取資料和表達能力的嚴重不足,以及對更高級的智力存在的匱乏感受和認知。家國當然是一個落腳點,但不知道是不是陳思誠親自上陣的手記,他在結尾還在表達他并沒能做到的警句:
大意是人生就是認識自己,解密自己的過程。
我不知道,陳思誠最后為什么要和劉昊然互相映照一下彼此,迷之自戀。好像只有他感受到了劉昊然的角色頭腦燃燒的劇烈火花和生命枯竭的寂寞流淌。只有吳彥祖,依然那么帥。僅此而已。(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