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作為世界陶瓷圣地,享譽中外的“瓷都”,江西景德鎮有著無比輝煌的過去,但有一段時間,該市瓷器產業出現了困難,很多瓷廠停產。近些年,景德鎮對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出臺政策鼓勵瓷文化的創意創業,利用陶瓷工業遺存開發文旅。現在,數萬名年輕的“景漂”在景德鎮創新創業、創意創造,該市文旅產業也爆發性增長。
以陶瓷工業遺存保護利用為基礎的陶溪川商旅文項目,目前已投資75億元,開放運營宇宙瓷廠、為民瓷廠、陶瓷機械廠等區域,建成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陶溪川美術館、邑空間、藝術中心、國際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坊、直播基地、中德工業4.0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基地、大劇院等,打造成了國內外知名的文化藝術街區、文創街區、文旅消費區。目前,該項目吸引了21000多名年輕人創業。
該市瓷源境文工旅特色產業園項目2021年12月啟動,總投資15億元,通過對原昌飛老廠房保護利用,打造集大師工作室、創客人才服務中心,形成陶瓷文化創意體驗休閑區、百工百匠非遺孵化基地。
基地集非遺工藝展示、藝術創造、人才孵化于一體,成功引進各類非遺業態優秀創客。基地以“開放式工作室”的形式,著重打造非遺工藝真實、完整展示的文化窗口。涵蓋的業態有:大件拉坯、盤泥條、傳統雕塑、紫砂、汝窯、唐卡、宋畫等。該園區的閑云居以文創設計為創新推動力,以品牌策略提供設計創意,按國禮品質定制瓷禮生產,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園區還有民宿集群、國瓷館等。在園區,大皖新聞記者走訪了多個工作室,都是外地年輕人在創業,他們賦予了瓷器藝術的新工藝、新內涵、新文化概念。
“景德鎮現在活躍著數萬名‘景漂’ ‘洋景漂’。”景德鎮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稱,該市還與72個國家180多個城市建立友好往來,很多外國藝術家在景德鎮從事藝術工作,給景德鎮瓷文化帶來更豐富的內涵,也讓景德鎮瓷器文化走向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景德鎮“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景德鎮還有7所高校近10萬名大學生。這兒,已經是青年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
作為陶瓷產業城市,景德鎮通過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已有陶瓷市場主體2.6萬家,藝術瓷、高端日用瓷等特色瓷產品得到市場喜愛,陶瓷直播電商年交易額占全國市場份額70%左右。
景德鎮的很多陶瓷企業工業遺存在轉型時期得到了較好保存,它們與御窯廠等珍貴歷史文化遺存,被該市當成了發展文旅的基因密碼。7月24日,大皖新聞記者在陶陽里歷史文化旅游區看到,雖正值酷暑,高溫炎熱,但游客卻絡繹不絕,很多是家庭總動員,家長帶著孩子來感受獨特的瓷文化。來自廣東等外地的多個研學團隊穿梭在窯廠、傳統街巷等。
據了解,陶陽里是由作為主體的御窯廠以及周邊傳統街巷、民居、會館、瓷器行、窯房、作坊、瓷廠遺存等瓷業歷史文化遺存組成,有場景有故事有豐富遺存實物,有很多非遺傳承人在手工制陶等,還有花樣百出的瓷文創等。其中,御窯博物館借鑒了景德鎮清代獨創的蛋形柴窯構造特點,將建筑、景觀、遺址融為一體,展出文物多為御窯廠遺址出土文物標本和修復器皿,重要文物有800余件套,游客樂在其中,徜徉忘返。
景德鎮的“夜珠山”消費帶、陶陽里御窯入選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文旅產業發展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也是中國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示范城市,是國內外知名的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景德鎮文旅部門介紹,2024年上半年該市文化旅游方面表現出了顯著的增長和活力,陶瓷文化主題游、展館游、購物游、沉浸游和研學游等受到追捧,夜經濟和文旅消費帶等進一步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使得景德鎮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之一。景德鎮也不斷創新“寵客”形式,如陶溪川文創街區的創意集市,在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連續開放10日,提供了兩百余個攤位供游客選擇和參觀,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陶瓷文化。
2024年“五一”假期期間,景德鎮市累計接待游客量突破3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近40億元,顯示了文旅市場的非凡熱度。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