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23日報道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日前提交給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顯示,該委員會2023年對外國投資活動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嚴格監管,實施的處罰數量超過了其50年歷史上的總和。
美國國會 資料圖 圖源:央視新聞
報道稱,CFIUS于1975年成立,由美國財政部管理,主要負責評估外國實體購買房地產和在美國公司的投資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并向總統提供建議。截至2022年,該委員會只在2018年和2019年實施過兩項處罰,但在2023年進行了四項處罰。近年來,該委員會已多次釋出信號,有意更加積極主動。CFIUS提交的報告中沒有透露支付罰款的實體名稱。
報道提到,2022年,CFIUS發布了首套執法指南,這被廣泛視為其采取更嚴格方法的前兆。此后,拜登政府進一步提出修改法律,讓CFIUS更容易傳喚涉及外國交易的公司,并允許其對某些違規行為處以高達500萬美元的罰款,而之前的上限是25萬美元。美國財政部負責投資安全的助理部長宣稱:“該委員會繼續面臨復雜的國家安全形勢和大量案件。”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FIUS實際上是美國國內從安全層面考慮投資問題的一個審核機構,在該機構眼中,投資不是純粹的經濟行為,而是帶有顯著的安全屬性。一旦外國投資存在與美國相關企業或公司強烈競爭的可能性,或者被CFIUS認定對美國的某些領域構成安全挑戰,該委員會往往會對相關投資設限或者禁止。這也是把投資“地緣政治化”的典型表現,與通常的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背道而馳。
而CFIUS在報告中提到,2023年中國投資者提交了33項審查申請,數量居所有國家之首。《華爾街日報》報道認為,該委員會處罰數量的增加是出于美國對中國的擔憂。
對此,李海東認為,美國已經明確將中國列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因此這個委員會本身就是一個服務于美國對華總體戰略競爭的重要工具。CFIUS審查來自中國的投資比較多,強度比較高,顯然會妨礙美國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在投資領域的互利合作。(據環球時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