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陜西禮泉縣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發布通告,征集“2010.4.3”唐建陵石獅被盜案線索。石獅被盜的2010年,以及2012年、2020年,禮泉也曾發布相同內容的懸賞通告,懸賞金額從最初的10萬元提高到了目前的100萬元。
通告稱,2010年4月3日凌晨,陜西省禮泉縣昭陵鄉發生一起特大文物被盜案,案犯系多人結伙作案,在夜間利用支架、吊鏈、柴油三輪車等吊裝、運輸工具,將此處的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一對石獅盜走。
石獅被盜地點位于陜西省禮泉縣昭陵鄉崇山村北的“武將山”上,當地人稱“獅子凹”,兩尊石獅均為石灰巖質,圓雕,蹲踞狀,四足與底座連為一體,高約1.5m,長約1.3m,胸寬約0.8m,每尊重約二噸。
北側石獅
被盜石獅系唐帝王陵墓園門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對象。為了盡快破獲案件,經禮泉縣委政法會議研究同意,禮泉縣人民法院、禮泉縣人民檢察院、禮泉縣公安局聯合向全社會發布懸賞通告,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檢舉揭發相關線索,對提供重要線索,幫助破獲案件者,最高獎勵人民幣100萬元;對協助、參與過作案的人員,只要據實交代,將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對知情不報、隱匿罪行,不思悔改的人員,一經查獲,將嚴懲不怠。
南側石獅
這一對被盜石獅信息也被錄入了全國文物犯罪線索平臺,該平臺顯示,北側石獅特征為:嗔目前視,做閉口牙齒外露狀,鬣毛下垂,毛端環卷。獅高1.5m、長1.3m、胸寬0.74m。胸前刻有“民此遠備”,右腿刻有“七月十一起”字樣。字跡模糊,左腿有一橫紋。南側石獅特征為:張口吐舌,舌與上腭連為一體,作低吼狀,圓目怒睜,鬣毛稀疏,稍彎曲后自然披腦后。獅高1.56m、長1.24m、胸寬0.87m。胸部有一條橫紋。
另據紅星新聞、華商網等媒體報道,唐建陵兩尊石刻蹲獅于2010年4月份遭竊后,辦案民警現場勘察,兩石獅子不見蹤影,只留下兩個底座,旁邊還有農用三輪車駛過的痕跡。由于建陵附近居住的村民并不多,平時車輛和行人稀少,搬運重達數噸的石獅子需有足夠時間。為征集線索,警方懸賞10萬元獎勵提供有價值的線索人員。
同年12月8日,警方提高賞金,懸賞20萬元尋破案線索。2012年4月12日,咸陽市公安局為盡快破案,再將公安部、國家文物局掛牌督辦的“4·3”唐建陵石獅被盜案懸賞金額,提高到了30萬元。(大河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