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也要有辦公室了?
近日,“吉林市擬組建鍋包肉辦公室”這一話題沖上熱搜。
吉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世界鍋包肉大賽賽事情況新聞發布會宣布,吉林市將以世界鍋包肉大賽為契機,著力將鍋包肉打造成地標美食,將吉林市打造成為“世界鍋包肉之都”,擬組建吉林市餐飲名品推廣辦公室暨鍋包肉辦公室。
面對輿論關注,吉林市委編制辦方面回應稱,擬組建鍋包肉辦公室是由吉林市商務局動議,目前正在研究、論證當中。該機構只是一個掛牌機構,由吉林市商務局安排局內業務相近的科室承擔,不增加任何額外編制。
當地編制辦的回應沒有回避輿論關切,但能否平息爭議,仍然有待觀察。
“西瓜辦”“饅頭辦”“生豬辦”……過去,各地存在各類五花八門的“協調機構”。疊床架屋的這“辦”那“辦”,等同于舍簡求繁。一方面,可能增加審批尋租可能,讓民眾這事那事更“難辦”;另一方面,也會增加人力財力等支出,浪費了本該用在刀刃上的財政資金。
因此,十多年前這類奇葩機構就遭遇了大范圍整治。據媒體報道,“被砍掉的多達13萬余個”。
誠然,“鍋包肉辦公室”不涉及審批設限,也不增加額外編制,但機構重復設置的問題依然存在。
畢竟,想將鍋包肉打造成地標美食,將吉林市打造成為“世界鍋包肉之都”,當地商務局已是既有職能部門,“甩開膀子加油干”即可。組建“鍋包肉辦公室”,似乎缺乏十足的必要性。
吉林市舉辦鍋包肉大賽。張楠/攝
不否認,有些工作涉及多個部門,成立專門的“××辦公室”,由高層領導“掛帥協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是,所謂的“鍋包肉辦公室”,是由吉林市商務局內業務相近的科室承擔,不具備多部門協同工作的性質。那么,它的存在意義,多少有些讓人存疑。
如果當地商務局與其他相關部門已經形成共識,“擰成了一股繩”,沒有這個“辦公室”,也不見得不能成事。當下,“辦公室”“領導小組”本就不少,很多部門的工作壓力本就不輕,“鍋包肉辦公室”的組建,當更加謹慎。
排除上面所有問題,“鍋包肉辦公室”難免還會遭遇質疑。
行政機構的設置,是為解決公共問題,提供公共服務的。“鍋包肉”雖然是知名東北菜,終究不過是眾多美食中的一種。當地為了推廣“鍋包肉”,單獨為其設立辦公室,在機構設置上缺乏突出的公共指向?!板伆狻迸c“辦公室”混搭,從觀感上來說也顯得極不嚴肅。
揆諸互聯網,網友的調侃并不少。比如,有網友就表示,鍋包肉有了辦公室,回鍋肉、麻婆豆腐、毛血旺可要坐不住了。
目前,“鍋包肉辦公室”的組建,仍處于動議和研討階段。對于輿論場上的各種聲音,無論贊同還是批評,當地不妨耐心聽聽,作為決策參考。
無論如何,組建“鍋包肉辦公室”當慎重。它的這扇門,不宜隨隨便便打開。(據安徽時評微信號,張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