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錢塘江“波紋魚鱗潮”奇觀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波又一波的潮涌交錯拍擊,水紋紛繁重疊。
從空中俯瞰,潮水好似一片片魚鱗往前移動,氣勢恢宏。記者聯系上拍攝者黃啟東,他是溫州人,45歲,2020年以前在北京工作,后來回杭發展。
“4年前我有了第一臺無人機,就跑到樓頂拍周圍的風光,從那時候慢慢接觸和愛上了攝影。”2021年,黃啟東被錢塘江潮水吸引,一直關注和拍攝,他還加入了浙江省錢塘江涌潮研究會和杭州市攝影家協會。
6月18日,黃啟東在嘉紹大橋東1公里處拍攝到的“魚鱗潮”景觀。
“實際上,這次拍到魚鱗潮是農歷五月十三,也就是陽歷6月18日。6月17日早上我去過一次,沒拍到什么,第二天運氣比較好,拍到了。”
6月18日早上5點,黃啟東起床出門,帶上照相機和無人機,前往嘉紹大橋東1公里的位置。黃啟東說,魚鱗潮十分少見,一般都出現在這里。
“早上7點我就到了,啟動了無人機。那天有點風,操控要十分小心。8點,我看到潮水自東向西而來,變成了魚鱗的形狀,趕緊把這一幕拍攝下來。”
2023年7月,黃啟東在嘉紹大橋東1公里拍到的“魚鱗潮”景觀。
黃啟東說,魚鱗潮出現時間非常短,基本都在一兩分鐘內,有時候只有幾十秒。也有一次遇到四分鐘的魚鱗潮,并全程記錄下來。
“魚鱗潮是個奇怪的現象,往往大潮的時候形不成,中潮才可能出現,產生條件比較苛刻,基本都是在夏季,天氣炎熱潮水壯觀的時候,而且往往出現在上午。”
“魚鱗潮的出現,首先必須有兩股潮交叉,其次兩股潮里面至少一股是波紋潮,最后還需要這兩股潮在能量上不相上下,如果波紋潮很小,那也看不到魚鱗潮。”
2023年8月,黃啟東在鹽官觀潮公園拍到的“一線潮”景觀。
黃啟東說,一線潮比較常見,是好幾種潮水疊加形成的,魚鱗潮消失后一般都會成為一線潮。為了拍到更美的魚鱗潮,他后面連續幾天都去這個位置蹲點。“但是直到6月25日,再也沒有等到。之后進入汛期,新安江水庫開閘,上游下來的水太多,把潮水壓制住了,再也沒有形成更好看的魚鱗潮。”
2023年7月,黃啟東在嘉紹大橋東1公里拍到的“魚鱗潮”景觀。
魚鱗潮作為非常罕見的潮景,首次發現于2021年。
橙柿互動曾報道,2021年9月22日,《2021錢塘江涌潮科考報告》正式發布,明確了“一線潮、交叉潮、回頭潮、兜潮、二度潮、對撞潮、波紋潮、魚鱗潮”八種錢塘江潮景形態,而魚鱗潮是當年在上虞新東進閘—嘉紹大橋河段首次發現并命名的。
“經觀察,在魚鱗潮產生之前,北南兩股一線潮平行推進,南快北慢,后北潮斜向西南,并演變成波紋潮,速度加快,再與南潮交叉,在波紋潮的波峰,因水深大,南潮白色破碎潮頭短暫消失,故而產生魚鱗狀,潮頭后面一段似魚鱗片狀。隨著南潮加快及波狀潮消失,魚鱗潮也隨之消失……”
2021年首次發現的魚鱗潮。(資料圖)
黃啟東說,發現魚鱗潮后,它也帶了“網紅”氣質,不少人看到視頻也很想拍到。
“我認為魚鱗潮很早之前就有了,只是一直沒有被發現。大自然是很神奇的,魅力也在于天天都有不一樣的景觀。只要堅持觀察,每天都能發現驚喜。”(據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