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 俄羅斯海軍艦艇編隊12日訪問古巴,在赴古巴途中,俄羅斯海軍還在大西洋海域進行了演習。美方派出了軍艦和飛機進行密切監視。西方媒體也頻頻提到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西方為何對此次俄軍艦赴古巴如此關注,俄方此舉究竟釋放了怎樣的信號?一起來看專家的解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 張弘:俄羅斯戰略核力量在美國的家門口進行軍事演習,實際上具有明顯威懾的作用。美蘇在冷戰時期,曾經有過古巴導彈危機。當時就是在對方的家門口設置導彈,或者設置進攻性武器,甚至一度引發俄美之間要爆發世界戰爭,可以說大戰一觸即發。那么現在重演這樣一個軍演,實際上俄羅斯要向西方、向美國提醒,在烏克蘭問題上、在歐洲的戰略博弈問題上,美國和北約要保持克制,要保持冷靜,避免俄美之間因為烏克蘭危機而引發戰略誤判。并且,這個核演習更重要的是提醒西方,俄烏沖突已經使得整個歐洲籠罩在核戰爭的陰影中。
新聞鏈接丨古巴導彈危機
俄羅斯海軍艦艇編隊對古巴展開訪問,而美國方面派出軍艦和飛機進行密切監視。這讓很多人聯想起冷戰時期的古巴導彈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后期,美國政府瘋狂擴充核武庫,并于50年代末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對蘇聯形成包圍之勢。1961年,因關系惡化,美國宣布與古巴斷交。同年,美國糾集雇傭軍和流亡人員入侵古巴吉隆灘、即“豬灣”,試圖推翻革命政權,以失敗告終。時任古巴總理卡斯特羅向蘇聯尋求援助。
1962年,蘇聯政府批準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并向古巴提供伊爾-28型噴氣式轟炸機。從當年7月下旬開始,蘇聯將核導彈秘密運到古巴。同年10月,兩架美國偵察機在古巴拍攝到了大量導彈發射臺和其他發射建筑的照片。美國隨即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撤走已經部署的核武器。一時間劍拔弩張,人類空前接近核戰爭邊緣。所幸美蘇雙方在經歷多日的“討價還價”后,最終達成妥協。蘇聯于當年11月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導彈,而美國解除了對古巴的武裝封鎖,并承諾不對古巴進行軍事干涉。雙方還達成了秘密協議,美國同意將在土耳其部署的一些導彈撤出。這次危機被認為是美蘇雙方在冷戰過程中最為嚴重的一次對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