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寧沒想到,在34歲那年,他因為賣燒餅登上各大平臺熱搜。
他的第一家“大宇先森”梅干菜扣肉餅鋪開在杭州錢塘區的和達東東城靠近10號大街沿街。小店呈三角形,實際使用的面積約有5平方米,位于樓梯下方,遠遠望去只能看到門口排起的長隊,湊近點才能看清店鋪的裝潢陳設。一個烤爐、兩三個伙計、一個風扇,還有幾個貨架,就是小店的全部。
據央視《新聞聯播》、浙江衛視等媒體報道,徐宇寧于2020年創立自己的燒餅小店,投入僅3800元,每天卻能賣四五百張燒餅,第一年營業額達到110萬元。
受到關注后,質疑也隨之而來。徐宇寧告訴九派新聞,如此小的店鋪做出這么高的營業額確實超出很多人的認識,質疑很正常。但成績的背后有自己的付出,“比如學習制作各類燒餅,不斷研發和改進口感,都是煎熬的時刻。”
以下是徐宇寧的講述。
徐宇寧和他的店鋪。圖/受訪者提供
【1】大一四點起床賣豆漿,“吃苦耐勞是我的強項”
我34歲,是安徽安慶人。上大學的時候家庭條件很不好,學費都付不起,靠貸款支撐。上大學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找兼職。
當時學校食堂豆漿檔口招人,老板說早上四點就要過來,泡豆子、磨豆漿、打包,要求吃苦耐勞,這個恰好是我擅長的。大一上學期每天早上4點到8點多,我都在食堂賣豆漿,一天掙上四五十塊。
大一下學期,學校食堂重新招商,老板有其他業務,把檔口和設備轉讓給我,我自己當上了“老板”,晚上也常出去擺地攤,賣些新奇玩意,比如充電的打火機、手搖的充電寶、紅藍3D眼鏡等。
存了點錢后,自大二上學期我在學生街改造出格子鋪,繼續賣些小玩意。當時改出100個格子,沒放滿的格子以每月99元的價格租給其他同學,就這樣賺到第二桶金。
后來,我又在學生街談下稍微大點的鋪面,加盟做港式甜品。夏天生意挺好的,冬天賣點主食,甚至做了火鍋,直到大學畢業。
畢業后我把店鋪轉讓出去,賺了十幾萬,帶著差不多35萬元的存款去蘇州開了家牛排店,卻被現實澆了一盆“冷水”。
之前在學校做生意對選址沒什么要求,不難吃就行。牛排店雖然裝修很好,但位置不行,沒什么生意。我撐了一段時間,還嘗試做外賣和社群生意,都沒有效果,轉讓也沒人要,只好被迫關店。那時所有錢都投進去了,還欠了一點。
【2】集合各地燒餅之所長
創業失敗,從零開始。為了散心,我跟著女朋友出去窮游了一圈。說實話,內心還是想做生意,但又沒有錢,只能從一些小生意做起。
我邊玩邊考察傳承幾百、上千年的民間特色小吃,比如臭豆腐,熱干面等,最終選定了燒餅。因為它受眾廣泛,淡旺季不明顯,地域性也不強。
我考察全國各地的燒餅,先后學習縉云燒餅、衢州燒餅、金華酥餅、黃山燒餅等四五個品種。有的是去店里當學徒,有的是交學費,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
學完后,我覺得它們都有優點,但都不完美。我想,能不能把它們的優點都集合到一個餅上。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我買了爐子擺在家里,購來制作各種燒餅的食材,把它們重新搭配。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天天在家嘗試,一個變量一個變量地調試,自己做自己嘗,終于研發出現在這張餅。
2016年起,我跟別人合伙售賣自己研發的餅。直到2019年,陸續開了6家店。決定做燒餅的時候我沒敢跟家人講,我大學學習模具設計方向,怕他們覺得大學生出來做燒餅,書不是白讀了?做出成績后才敢讓他們知道。
幾年下來我愈發覺得賣燒餅不限于此,開始思考做出自己的品牌。
2020年9月底,我到杭州開了第一家屬于自己的燒餅店,名為“大宇先森”梅干菜扣肉餅鋪。這家店很特殊,本來要交幾千塊房租,結果房東吃了我的餅,覺得在這邊很有市場,提出跟我合作,不收房租,直接從營業額里抽成。
當時啟動資金是3800元,包括二手烤爐300元,二手冰箱500元,門頭費裝修900元,還有其他設備以及一些桌面工具、食材,一共3800塊錢。
《新聞聯播》報道徐宇寧的創業故事。圖/受訪者提供
【3】花費兩三年時間探索標準化供應鏈
剛來杭州時,我其實心里也沒底,不知道市場接受度如何,只能繼續吃苦耐勞。
為了保證食材新鮮,我早上四五點就去市場采購豬肉。有次到店還沒開門,我坐在豬肉店門口等,等睡著了。買完豬肉回餅店還要和面、剁肉、調餡、熱爐子,10點開始對外營業,直到晚上10點關門休息,確實很累。
好在努力有回報。從開業起,我的燒餅店就受到居民的喜愛。那時正值十一假期,排隊特別長。有時門口排了兩三百米,排一個半小時才能吃上。只要不是下雨天,基本上客流量不斷。
我的餅售價6元一張,由于特別薄,貼到爐子40秒就好了,一個爐子同時貼五張餅,第一年每天賣600張左右,營業額達到110萬元。很快,想要加盟的生意人慕名而來。
起初,加盟店的效果都不理想。經過分析,原因出在餡料上。我們的餡料確實麻煩,質量、口味很難統一。因此2021年開始,我沉下心決定打磨供應鏈,把食材和加工流程都做到標準化。
這個過程很困難,需要不斷試錯。餡料如何加工、配比;肉類過小如何保證冰凍狀態粘連;肉餅很薄,制作時如何保證不破裂,這些都需要在一次次嘗試中積累經驗。
每次測試需要至少50斤豬肉,也要不斷購買機器。不僅耗費精力,資金投入也很大,其間一直虧本,我欠下幾十萬元貸款。好在堅持了兩三年,2023年穩定的餡料供應鏈終于做出來了。
徐宇寧給加盟者授課。圖/受訪者提供
【4】踏實做事很重要
回想起打磨供應鏈的日子真的很累、很崩潰。但想到它是傳承上千年的民間特色小吃,不會被淘汰。基于這個信仰,我沒有放棄,現在也算柳暗花明。
目前我簽約五十多家加盟店,基本上全國各地都有。我的精力主要在接待和服務加盟商上,他們開店會遇到一些問題,我輔助完成。
昨天我的事跡突然登上各平臺熱搜,包括之前登上央視新聞,都在我的意料之外。我受到很多陌生人的鼓勵,當然也有許多質疑。
我覺得質疑很正常,畢竟這么小的店能做出一百多萬元的營業額,確實超出很多人的認知范圍。但這個成績的背后,我有自己的付出。比如學習各類燒餅,不斷研發和改進口感,都是比較煎熬的時刻。
這兩天有很多人來咨詢開店,男女老少都有,甚至還有00后,我基本處于邊接電話、邊回微信的狀態。
對于這些也想靠燒餅創業的人,我建議一定要踏實,不能浮躁。來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把技術學好。經營過程中一定要務實地去做好每一張餅,保證質量。踏實做事很重要。
我現在的生活很符合理想狀態,今年的目標是開到100家店。未來這個事業我會一直堅持。
(據九派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