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質疑生態公益林補償款的事,唐月養卷入了兩場官司中。
今年40歲的唐月養是廣東英德人。2023 年,他上網發視頻舉報村干部在公示發放補償款過程中“失職瀆職”,警方認定其發布“不實信息”,以尋釁滋事對其拘留15日,此后他與英德市公安局打起了行政官司;而兩名村干部也向法院起訴唐月養,稱其“侵犯名譽權”。
唐月養曾因補償款的事在網上舉報村干部。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這起“舉報案”背后,是關于生態公益林補償款的爭議。英德市波羅鎮更古村再有村民反映,最近兩年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款中,“市級補償”的款項并未到賬。
4月17日,英德市生態公益林管理站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目前正在跟進了解此事。
網上舉報被認定“不實”,官方調查稱補償款未被冒領
波羅鎮更古村是一個行政村,距英德市區約60公里。該村多個村民小組享有生態公益林補償。部分村民對補償款的質疑,起初針對的是2020年的一次“公示”。
更古村“下凼片”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補償款發放情況公示。
2020年6月,更古村公示了該村“下凼片”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發放情況:9千多畝公益林的補償總額27.8萬余元,按林改政策30%歸集體、70%均分到戶,715人的人均補償款為272.18元。
據村民介紹,上述補償款涉及的“下凼片”,包括了新屋、華屋等四個村民小組。后來,許多村民發現,公示的一些戶名和銀行賬號對不上,且2020年7月到賬的補償款,并非公示的人均272.18元,而是人均61.99元。
“我們都搞不懂。唐月養有文化一些,他就去問了。”更古村華屋組的組長華樹欽告訴澎湃新聞。
部分村民簽名表示,公示的賬戶與本人不符。
唐月養是新屋組戶主唐門保的兒子。他一家5人可享受生態公益林補償,但因對另一組村民享受補償有異議,他跟十余戶村民一樣未提交銀行賬號。
唐月養稱,他是2022年底發現“問題”的:“2020年實際到賬的補償款,比公示的數目,人均少了210多塊錢。”
2023年7月起,唐月養多次在抖音上發視頻舉報村干部“偽造銀行賬號、濫用職權、違法違紀”等。當年8月,英德市紀委監委告知唐月養,其所舉報的問題系村干部操作失誤所致,生態補償款并未被冒領。此后唐月養仍到網上“實名舉報”。
2023年9月,英德市公安局認為唐月養在網上發布不實信息,構成尋釁滋事,對其行政拘留十五日。此后,唐月養起訴英德市公安局,被一審法院駁回。他上訴至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目前二審尚未判決。
唐月養起訴英德市公安局被駁回,此后上訴。圖為一審判決書(部分)
曾被唐月養舉報的更古村委會干部唐觀新、唐亞樹,向法院起訴唐月養“侵犯名譽權”,此案目前亦尚未判決。
2023年11月,針對唐月養的質疑,波羅鎮人民政府在《信訪事項處理告知書》答復:經核查,更古村委會干部唐亞樹因電腦操作失誤,導致公示表制作過程中129個賬戶順序錯亂,但最終發放結果未受影響;部分村民未收到生態公益林補償款,是因為未提交銀行賬號,“因此不存在偽造村民賬號一事”。
但唐月養認為,公示的補償款數額與實際到賬數額不同的問題并未得到解釋,遂繼續向上級部門反映。
唐月養近日告訴澎湃新聞,2024年3月21日,他從相關部門得到明確回復:2020年7月轉入村民賬號的人均61.99元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款,是2020年之前的補償而并非當年的;2020年的補償款,是在2021年2月才打入賬號的。
唐月養和村民們拿起存折核對,發現果然如此——2020年的補償款,在2021年足額打入了村民賬戶。
“如果以前知道是這種情況, 我肯定就不去舉報了。”唐月養說。
村民稱兩年“市級補償”未到賬,林業部門正“跟進了解”
根據相關部門的答復,唐月養等人核對后發現,更古村“下凼片”2020年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款是在2021年發放。至于2021年的補償款,則是在2022年1月、4月分別打入,這一年的補償款在存折上打印出來時并未顯示“生態林”,導致一些村民未弄清楚。
不過,在核對生態公益林補償款的過程中,村民還是發現了問題。
“2022年、2023年‘市級補償’的錢,到現在沒有打到賬戶。”唐月養說。
對于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補償款的發放標準和數額,英德市人民政府每年會在其網站上公示。這些補償款包括三種:一般區域補償、特殊區域補償、市級補償。村民享受補償款70%的部分,由各鎮、村、組依據權屬進行公示。
根據公示,2022年度英德市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的補償,一般區域補償資金為29.6元/畝,特殊區域補償為9.92元/畝,市級補償為1元/畝;2023年度,上述三種的補償標準分別為30.4元/畝、10.56元/畝、1元/畝。
澎湃新聞記者根據更古村村民華北靈、唐秤保、唐仁、唐柱、華樹欽等人的存折,經核對發現,這些村民2022年度生態公益林補償款中的一般區域、特殊區域補償款項,是在當年8月打入賬號;2023年度的這兩類補償款,在當年10月打入村民賬號。
但是,在這些村民存折的存款明細中,均未發現2022年、2023年的“市級補償”款項。
根據英德市政府官網的公示,更古村“下凼片”2022年、2023年生態公益林面積均為9606.28畝,這兩年補償款中的“市級補償”資金,均為9606.28元。
唐月養說,按照補償款70%發放到戶的規定,2022年、2023年這二年應發放到更古村“下凼片”村民的“市級補償”資金,一共約13446元,人均為18.8元,但村民們未收到該款項。
此外,唐月養對比發放標準和到賬明細發現,村民華樹欽家2021年度的特殊區域補償款491.76元沒有到賬;村民唐柱家2021年度的三種生態公益林補償款,包括一般區域補償1625.1元、特殊區域補償491.76元,市級補償56.4元,均沒有到賬。
唐柱是位年逾八旬的村民,腿腳不便。2024年4月9日,唐月養帶著老人的存折,來到英德市生態公益林管理站詢問。“工作人員一查,他說唐柱2021年的補償款的確沒發。”唐月養告訴澎湃新聞,他當時問到華樹欽家2021年的補償款,以及村民們這兩年的市級補償款,工作人員沒有明確答復,“他說是下面報上來的”。
“補償款的事,我不可能到村里家家戶戶去問。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問題。”唐月養說。
針對村民反映的未收到最近兩年生態林市級補償款等問題,4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致電波羅鎮更古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唐觀新。
“你向上面反映吧。”唐觀新說。
隨后,澎湃新聞聯系上英德市生態公益林管理站。
“這個事情,有同事在跟進了解。”英德市生態公益林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表示,相關工作正在“跟進”。(據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