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余年研發失敗后,日本政府于近日宣布國產客機重啟研發計劃。
當地時間3月27日,日本政府宣布重啟國產客機研發,計劃在2035年后推出以新能源為動力的國產窄體客機。
經濟產業副大臣巖田和親對媒體記者說,為令航空產業實現可持續增長,日本不滿足于目前零部件供應商的地位,希望在碳中和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與全球伙伴合作研發窄體客機。
放棄傳統燃油,日擬研發聚焦新環保技術的國產客機
2023年2月,日本三菱重工在牽頭研發十余年后,最終被迫宣布放棄國產噴氣式客機SpaceJet(MSJ,原MRJ)計劃。
此次日本國產客機研發計劃重啟,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7日召開了由政府官員、專家和商界人士參加的航空產業專家會議,制定了產業發展新戰略。這是日本政府2014年以來首次修改相關戰略。根據這一戰略,日本擬研發的國產客機將不再使用傳統燃油,而是基于去碳化需求采用“新環保技術”,以氫能或其他能源為動力。
日本政府和多家民間企業計劃在未來10年為這一項目共同投資約5萬億日元(約合330億美元)。經濟產業省和相關企業預計最早在2025年啟動實證項目。
三菱重工去年宣布研發失敗
據悉,日本曾于2008年啟動首款國產噴氣式客機SpaceJet研發項目,由三菱重工獨立承擔。研發過程一波三折,累計耗資約1萬億日元(按現行匯率約合66.2億美元),因設計錯誤等原因,未能獲得航空當局的安全認證,6次延期交貨,以失敗告終。三菱重工去年2月宣布,因看不到未來發展前景而停止研發。
里昂證券公司駐日本分析師愛德華·布爾萊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說,三菱重工研發項目“成本負擔巨大”,是“噩夢項目”。
相比之下,日本的新研發計劃由多家企業參與,一定程度可以分散風險,但協同合作更加困難。此外,以氫能源為動力的研發方向,就投入產出比而言,“有點懸”。
不僅如此,一些日本企業特有的運作模式也影響到了項目的推進。前波音工程師拉里·蒂蒙斯參與了MSJ項目超過10年,主要負責提供技術建議和培養年輕工程師。
他的感受是“一直在培訓新來的人”。因為日本企業會實行輪崗,好不容易培訓出來的人才很快就會被調到其他部門,導致開發很難推進。蒂蒙斯對此感到非常失望,他一直希望即便是要將經驗豐富的人才重新進行分配,也應該輸送到最需要的位置上。
投資者反應悲觀
法新社說,以氫能源為動力的客機看似對日本來說有“令人興奮的前景”,但環保人士質疑沒有可靠供應鏈來供應綠氫,即通過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氫氣。
經濟產業省一名官員就此回應:“現階段還沒有具體決定,但可能包括混合動力、氫燃燒和氫燃料電池。這是我們正在探索可能使用的下一代技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3月3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日本重啟國產客機項目,主要還是受到其大國戰略的驅動,希望以此來刺激國內基礎研發、科技創新和產業活力,以此帶動龐大的上下游產業來提振經濟,并著眼未來全球航空產業前沿布局,提升日本的高科技產業競爭力。
與政府的雄心相比,市場反應則顯得較為復雜。
《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稱,日本經濟產業省計劃將與多家制造商啟動實施客機研發新計劃,其中可能包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航空航天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等在“氫動力發動機領域占有先機的企業”。就在消息發布的當天,三菱重工股價就逆市下跌了3%?!度毡窘洕侣劇氛J為,資本市場的反應“體現了投資者的悲觀”。
該媒體還指出,日本政府曾經多次試圖主導的提振工業舉措收效均不理想。例如存儲芯片、智能手機顯示屏等領域,“都因決策緩慢和未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而遭遇困境”。(廣州日報綜合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