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編隊聯合空軍和海警,輾轉多個海域,開展多課目、跨晝夜實戰化訓練。
政知君注意到,這場演習不同以往,實現了罕見的軍警聯合。
“軍警聯合”
此類演習此前并不多見。
梳理公開消息顯示,解放軍海上聯合演訓,海警一同參加的非常少。參考消息網也就此刊文援引港媒評價稱,海警通常不參與東部戰區的有關訓練。
要想理解此次“軍警聯合”訓練的特殊之處,還要從武警部隊的改革說起。
根據2018年公布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武警部隊改革實施方案》,海警隊伍整體劃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領導指揮(早前,中國海警力量隸屬國家海洋局管理,受公安部業務指導),調整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稱中國海警局,中國海警局統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
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海上治安和安全保衛、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管理、海上緝私;維護海上治安和安全保衛,行使法律規定的公安機關相應執法職權。
上述改革前,2017年年底,《中共中央關于調整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領導指揮體制的決定》公布。
《決定》指出,自2018年1月1日零時起,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實行“中央軍委—武警部隊—部隊領導”指揮體制。武警部隊歸中央軍委建制,不再列國務院序列。
彼時,軍報刊文解讀稱,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統一領導,但不列入解放軍序列,“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
在武警部隊工作多年的警員曾就此向政知君解讀稱,經過此次調整,武警部隊歸中央軍委領導,但在人員編制上并不占用軍隊名額。
有力提高聯合協作水平和聯合打擊能力
負責維權執法的海警力量加入海空軍實戰化訓練,將遂行哪些任務?“東部戰區”公號文章披露了訓練細節——
艦艇編隊剛抵達目標海域就突遭“敵”襲,各艦全速機動進行綜合對空防御,主、副炮先后打擊,成功消除“敵”導彈威脅。戰場態勢瞬息萬變,特情接踵而至。鄂州艦雷達兵發現異常后,立即進行處置,經過一系列精準操作,“敵”機被牢牢鎖定。空中威脅剛消除,水面便出現浮雷,義烏艦指揮員沉著應對,規避水面障礙的同時下達打擊指令,水雷被一一清除。艦艇編隊還與海警船,圍繞海警船遭遇暴力抗法等特情進行了協同訓練。
不難看出,在海空軍力量成功應對“敵”導彈、“敵”水雷、“敵”機等威脅后,協同海警船處理暴力抗法的維權執法行動。海空軍力量為海警的維權執法掃清了來自“敵方”軍事力量的威脅。
報道結尾總結稱,此次訓練從嚴從難導調特情險情,突出海軍編隊與空軍及海警聯合作戰,有力提高聯合協作水平和聯合打擊能力。
海軍、海警曾聯合維權、巡邏
政知見注意到,媒體和有關專家此前都曾就海警和海軍配合進行過討論分析。
《科技日報》早前報道援引專家分析稱,海警在維權執法過程中一旦出現矛盾升級,海軍會義不容辭進行干預。這種結合是一種互補,海軍作為海警的支撐和后盾,在維護我國主權、海域劃界、海上資源開發等方面都會發揮不可低估的作用。
國家海洋局網站2018年還曾轉載《公安海警學院學報》文章“海軍配合海警維權問題研究”。
文章指出,海軍介入海警維權執法,這要求兩者間建立完善的協作機制。若海軍與海警平時就已經建立起成熟的交流溝通機制,形成完善的情報共享機制,那么海警對于前方一線情況的通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告知海軍,時限對于處置瞬息萬變的海上局勢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到介入時機的選擇。
政知君梳理公開報道顯示,此前解放軍海軍和我國海警力量曾聯合進行維權、巡邏任務。
央廣網2018年5月曾刊發報道稱,軍警民聯合編隊首次在西沙海域進行聯合巡航。“這次聯合巡邏首次采取‘軍艦、海警船、地方綜合執法船聯合行動’的模式,將歷時5天4夜。這次聯合巡航,編隊共發現并查證各類船只40余艘,驅離外籍漁船10余艘,有效維護了我海洋權益。”(據政知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