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在眾多消費維權投訴中,“蛋仔派對”這款在未成年人群體中風靡的游戲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等多個平臺,目前針對“蛋仔派對”的投訴有近20000條,投訴主要聚焦“實名認證存漏洞”“誘導未成年充值”“拒絕退款”等問題。從投訴詳情來看,未成年人在“蛋仔派對”充值金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蛋仔派對”在加速“出圈”的同時,面臨著大量來自家長的投訴、索賠。
從家長們的投訴來看,問題集中在未成年人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了實名認證,并實現游戲充值。當家長們發現孩子充值后向游戲平臺方申請退款時,得到的答復多為家長提交的材料不符合申請條件,或由于實名認證賬號為成年人,不予退款或不予全額退款。
另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各地有超過50個地方的公安、政法系統政務賬號,都發布過涉“蛋仔派對”的免費贈送皮膚、道具詐騙案例。
為什么“蛋仔派對”會引發這么多家長投訴,又為何涉及這么多的電詐騙局?原因在于這款游戲受到很多未成年人的喜愛。其游戲設定以及競技對抗的玩法,對少年兒童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今年春節期間,“蛋仔派對”對外披露,游戲日活突破4000萬、用戶已達到5億。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是低齡用戶。因此,不法分子利用孩子涉世未深的弱點,大肆采用利誘、威脅、恐嚇等方式,進行精準詐騙。而“蛋仔派對”在市場極速擴張的同時,針對未成年人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卻做得還不夠。
2023年9月,上海消保委公開點名“蛋仔派對”,稱其存在大量未成年充值問題,并發出“大多數孩子是缺乏自制力的,網易游戲在設計防沉迷系統時,難道沒有考慮過孩子會繞著走嗎?”“家長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在一個家庭中其實是非常容易獲取的信息,如果孩子用家長的信息實名認證后,所有的約束都會失效,那么防沉迷系統不就成為了一個擺設了嗎?”等質問。
面對社會壓力,“蛋仔派對”在2023年也升級了防沉迷舉措,實施全渠道接入針對高風險人群調起人臉識別的機制,全平臺設置未成年退款專屬客服入口,以及上線一鍵禁止充值、禁止游戲功能等。
但從2024年以來各地頻發的“蛋仔派對”免費領皮膚騙局,以及居高不下的央廣網啄木鳥平臺消費者投訴看,這些舉措并未取得明顯的效果。大量孩子依然在游戲中受騙,家長們依然焦心地申討權益。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需要企業、家庭、社會等協同努力。作為游戲開發企業,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未成年人建好安全屏障,盡力避免給騙子可乘之機,避免一個個家庭因財產損失而產生爭執和割裂。
根據網易全年財報,2023年網易凈收入為1035 億元,同比增長7.2%,年收入首度突破千億。其中,2023 年網易游戲及相關增值服務凈收入為816 億元,占總營收的78.8%。作為網易游戲的當家花旦,“蛋仔派對”為企業發展貢獻巨大。為此,“蛋仔派對”也在春節期間歡呼,“真的贏麻了”。
然而,在交出亮眼財報、真的“贏麻”的同時,游戲企業更不能忽視社會責任的履行,不能“麻木”地面對各種騙局和消費者權益受損,而要切實落實行業防沉迷,有效攔截未成年人過度游戲,讓青少年擁有更加健康的網絡氛圍和成長環境。(雷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