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打臉”化妝品部分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泰國香米”涉事企業最高被罰款555萬余元、“免費評書機騙局”公司被罰112萬元、“絕緣子翻新”企業走上被告席……2023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一年過去,這些被點名的企業如今怎么樣了?3月13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有的企業被罰款數百萬元,有些企業營業執照注銷,有些企業走了“被告席”,還有的企業被列入嚴重失信名單。
“打臉”化妝品部分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2023年央視315晚會還報道了在醫美領域的多家企業。這些醫美企業把只能外用于皮膚表面的妝字號的日用化妝品,打到消費者臉上。整形專家表示,“妝字號”的產品只能外用于皮膚表面,有些不良商家把它當成注射產品,注射到消費者面部之后,會產生很多不良后果,甚至美容不成變成毀容。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曝光的企業中,北京旭日美業商貿有限公司被罰款110萬元。處罰原因是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同時宣傳產品可以用于注射,造成惡劣影響;此外,宣傳產品具有“抗菌消炎、排水消腫”,構成發布的化妝品廣告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不過該企業已經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中。
另外被點名的廣州暨肽因子醫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今年2月注銷,廣州依圣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5月注銷。
“泰國香米”壽縣永良糧油被罰200萬元
2023年的央視3·15晚會中,報道了假泰國香米的生產內幕。據悉,只要往大米里滴幾滴香精,普通大米就會散發出香味,搖身一變為“泰國茉莉香米”,一年賣出1000多噸。
記者注意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3年4月13日,被曝光的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0萬元。處罰信息顯示,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發現,該公司為了迎合市場提高大米銷量,設計并印制顯著標示“二代泰國香米”字樣的大米包裝袋,使其生產的大米與泰國香米產生聯系。而該公司生產“二代泰國香米”使用的稻谷均是產自壽縣的稻谷,未進口泰國稻谷及泰國大米。
市場監管部門認為,該公司將壽縣稻谷生產的大米宣稱“二代泰國香米”,雖均銷售給經銷商,但最終實際被消費者購買,造成消費者將購買的壽縣產大米與泰國產大米混淆,誤認為購買的是泰國大米。
截至2023年3月15日,該公司違法經營額近8000萬元。不過經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發現,該公司未采購“香精”,未在生產經營的大米中添加“香精”,生產的大米經檢驗未檢出“香精”成分,抽檢的大米經檢驗合格。3月13日,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公司營業執照狀態還是存續狀態。
“泰國香米”涉事企業最高被罰款555萬余元
此次被曝光的假泰國香米中還涉及到安徽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公司直接被吊銷營業執照。根據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決定書顯示,該公司以國產米冒充泰國茉莉香米、泰國香糯米的行為構成生產、銷售以假充真產品的行為。該公司在生產米產品中添加香精的行為構成生產經營超范圍使用食品。最終該公司被罰款,同時吊銷營業執照、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對于此次假泰國大米事件,記者注意到還涉及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等。經市場監管部門調查,該公司于2022年10月31日從“上海郎楓郭建軍”處購買了4桶無標識香精,總金額2600元。該公司生產銷售的大米被抽檢出含有香精。該公司添加香精的行為,構成生產經營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大米的違法行為。經核查,該公司生產經營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大米共計9萬多公斤,貨值金額超34萬元。
最終,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被罰款555萬余元,并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限制從業法定代表人仇某某五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2023年6月14日,該公司其他違反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此外,3·15晚會曝光了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涉嫌違法加工香精問題,當天晚上,上海市場監管執法人員現場初步調查發現,該公司不具備食品添加劑生產資質。不過3月13日,記者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并未查到該公司的相關處罰信息,該公司營業執照為存續狀態。
“免費評書機騙局”公司被罰112萬元
編故事、找演員、配道具……2023年3·15晚會還曝光了互聯網上的苦情戲直播局中局,有的主播打著調解家庭矛盾糾紛的旗號,實際則是為了騙取老年消費者們的信任,騙老人們購買產品。此外,晚會還曝光了一些藥販子的免費套路:他們通過免費給老人寄“評書機”,誘導老人收聽其中存儲的一些藥品廣告,讓老人們深信不疑。在電商平臺僅為490元的藥品,通過評書機購買價格是電商平臺的3倍還多。
記者從天眼查app看到,被點名的蘭山區和和網絡文化傳播工作室公司已于2023年04月04日注銷。深圳市湘桂發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于2023年10月19日、2023年11月29日因產品(商品)質量違法行為被罰款3萬余元。深圳市琪艾美電子有限公司因“廣告違法行為”被罰款總計112萬余元。
“絕緣子翻新”企業走上被告席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使用翻新絕緣子牟利涉事企業河北慶榮電力器材有限公司,因合同糾紛案件被兩家公司起訴。使用網絡水軍操控直播間的嘉興宇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未顯示相關處罰信息。
不過在水泥管上做手腳、偷工減料的濱??h李五水泥制品廠已于被吊銷營業執照,也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此外,因景區安全帶風險隱患而被曝光的天津市九山頂自然風景區,天眼查法律訴訟信息顯示,2023年以來,相關公司多次因“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成為司法案件被告。
2024年央視315晚會即將到來,大皖新聞記者將進一步關注“被點名”企業。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