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都市快報報道 前段時間,2歲的小姑娘宋宋(化名)出現高熱、咳嗽、流涕的癥狀,在門診做了相關化驗檢查后即被確診為“乙流”,幸運的是,經過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宋宋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咳嗽等呼吸道癥狀也明顯好轉。
“老是喊累,動不動就要我們抱,不肯走路。”宋宋原本是個活潑好動、精力充沛的孩子,細心的父母為了保險起見,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周琴主任醫師。
周琴在門診
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周琴得知,宋宋出現了雙下肢酸痛及乏力的情況,胃口較平日也變差了許多。這一系列的癥狀引起了周琴的警惕,安排宋宋急查心肌酶指標并完善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項目。果不其然,孩子血液中的心肌酶異常升高,超聲心動圖提示左心室有擴張,左心功能偏低,種種跡象均表明此次病情的罪魁禍首就是心肌炎!
一提到心肌炎,尤其是爆發性心肌炎,常常令人談虎色變。主要是因為心肌炎早期難以識別且病情進展較快,一旦有癥狀,常常需要積極救治,如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死亡。
周琴表示,幸好父母送醫及時,也很快診斷明確。隨后兒科團隊經討論后立即給予了積極的治療措施,包括丙種球蛋白及糖皮質激素的應用。令人欣喜的是,一周后宋宋乏力的情況明顯好轉,復查心肌酶及心超也基本恢復正常。
兒童心肌炎最常見的誘因是病毒感染。這些病毒往往具有嗜心肌細胞的特性(如柯薩奇病毒、微小病毒、流感病毒等),使心肌細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另一方面,由于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在對抗病毒的同時也會“無差別”攻擊正常的心肌細胞。而這次宋宋也正是在流感病毒感染后誘發的心肌炎,這提醒廣大家長,在流感高發期不幸“中招”后,如若孩子出現一些相關的“危險征象”仍需格外警惕。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病毒感染后的患兒都會出現心肌炎,這與病毒的種類、人體的免疫系統等都有密切的聯系。學會早期識別發生心肌炎的“危險信號”是家長們需要熟知的。周琴表示,如果在嗜心肌細胞的病毒侵犯機體后,孩子出現持續的腿痛腿麻、頭暈乏力、精神不振、面色蒼白/紫紺、胸悶胸痛、腹痛嘔吐等,建議家長帶孩子及時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窗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