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長津湖戰役的99歲華東三級戰斗英雄、一等功臣趙殿忠于2月24日在江蘇揚州去世,他去和犧牲在長津湖的戰友們“相會”了,特別是一起參軍、一起戰斗的老鄉、戰友——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
趙殿忠戎裝照
26日,揚州茅山靈堂莊嚴肅穆,穿戴著整齊軍裝軍帽的老英雄趙殿忠安臥在鮮花之中,顯得非常安詳。不少市民含著眼淚送別老英雄,依依不舍。
從放牛娃到勇敢的志愿軍戰士
趙殿忠,1925年出生,泰興黃橋人,小時候曾經給地主家放牛,1944年參加新四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多次立功嘉獎,榮立一等功,被授予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稱號。轉業后曾任揚州市供電局副局長。
趙殿忠和孩子們在一起
入朝參戰前,趙殿忠與楊根思同在20軍,趙殿忠是177團一連的排長,楊根思是172團三連連長,在無數次的戰斗中,他們一同沖鋒陷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楊根思抱著炸藥包與美國鬼子同歸于盡的時候,趙殿忠正指揮戰友血戰在死鷹嶺上。
朝鮮戰爭爆發之后的1950年11月3日,趙殿忠所在部隊接到命令:立即開抵吉林梅河口地區集結,進行短期整補后入朝作戰。4日零時,趙殿忠跟隨部隊從山東登上了北上的列車。
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到達朝鮮,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惡劣天氣下,部隊經過三天三夜強行軍,到達朝鮮北部的山地。漫天飛雪,山路結冰,滑溜難行,但堅強的戰士們,頭上戴著大檐帽,腳上穿著解放鞋,身上只穿著薄棉衣,硬是頂著嚴寒,背著槍一刻不停地進行穿插。
全連160多名戰士最后只剩下11人
上級命令趙殿忠所在的177團按時翻過海拔2125米的牙得嶺進入集結地域。20軍59師命令177團占領死鷹嶺1512高地,并要求堅守3至5天,切斷柳潭里美軍的退路,既要阻擊敵人向東逃跑,又要阻擊敵人自西援助。而趙殿忠所在的一連是團里的主攻連,擔負著攻守死鷹嶺的重任。
11月28日拂曉,經過激戰,趙殿忠所在的連占領了死鷹嶺主陣地。
敵人不甘心失敗,向志愿軍陣地實施第一波攻擊。飛機、炮火連續向志愿軍陣地轟炸,陣地變成了一片火海。經過整整一天一夜的激烈戰斗,他們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全連160多人投入戰斗,最后僅剩下11名同志,但死鷹嶺陣地仍牢牢控制在他們手中。
后來,三連上來接應,趙殿忠所在的一連奉命撤出戰斗。戰后,他們連榮獲集體一等功,趙殿忠也被評為華東三級人民英雄。
老英雄最難忘的是那些犧牲的戰友
“我們聽說這一消息后很悲痛,忍不住落淚。”26日,儀征薪火傳承志愿小分隊負責人李臣星告訴記者,趙殿忠1979年轉業到揚州供電部門,隨后一直生活在揚州。“因為薪火傳承志愿,我見過老英雄多次。”李臣星說,老英雄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前就已戰功赫赫,見到他時,他提及最多的是犧牲的戰友。
“150多名戰友倒下了,趙殿忠提到最多的就是犧牲的戰友。”李臣星介紹,死鷹嶺戰斗令趙殿忠刻骨銘心,70多年來趙殿忠無法忘記那些曾經和他并肩作戰、長眠在異國土地上的戰友。
趙殿忠簽名
“2019年,他還向志愿者講述那些犧牲戰友的事跡。”李臣星說,202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薪火傳承小分隊又看望了趙殿忠,老英雄鼓掌歡迎志愿者和學生們。
“他曾說過,將來會和犧牲的戰友們‘集合’,他也‘歸隊’。”李臣星稱,老英雄趙殿忠對學生們的熱情和講述犧牲戰友時的動情令人難忘,他的離開,令薪火傳承小分隊的志愿者們為之悲痛。
據揚子晚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