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 2月25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元宵節晚上,在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兩名男子手持“加特林”煙花對著隴西的標志性建筑、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威遠樓持續掃射。有目擊者稱,兩男子疑似酒后取樂行為。
今天(2月26日)上午,記者聯系到隴西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對方表示確有其事。博物館方面在看到網傳視頻后,已于今日(26日)向隴西縣公安局報警處理。
工作人員還表示,威遠樓是設有保安的,但事發時保安可能不在現場。
據隴西發布介紹,隴西威遠樓位于隴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皇佑四年,出于加強武備,韓琦在城東一里處建一樓,起名威遠樓,是威震遠方之意。到了元初,汪世顯父子擴建城桓時,將威遠樓移建城中。公元1341年,官府把計時的銅壺滴漏及報時的更鼓置于樓上,因此俗稱鼓樓。
威遠樓坐西朝東,占地面積459平方米。為磚基三層木樓,分基座與樓體二部分,通高26米。基座為梯形,高11米,長27米,寬17米,中間辟東西向券拱門,西設階樓臺級直通基頂。有木樓三層,高15米,歇山頂。
威遠樓作為隴西的標志性建筑是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反映的是當時的工藝技巧、藝術風格。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幾經修葺,倍受呵護,使這一凝結了古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雄偉建筑,隨日月天地存續,成為隴西古建筑中最為瑰麗的奇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