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大學迎來一位“80后”副校長。復旦大學官網“治理架構”欄目日前更新信息顯示,姜育剛已于2023年12月任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官方簡歷顯示,姜育剛,男,漢族,1981年10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歷任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復旦大學人事處處長等職,2023年12月任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姜育剛主要從事多媒體信息處理、計算機視覺、可信通用人工智能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在國際知名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200余篇,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
在復旦大學任命姜育剛為副校長的同一個月,另一所知名高校北京理工大學也再次任命了一位“80后”校領導——副校長鄒美帥。他也是繼王博之后,北京理工大學的第二位“80后”副校長。
與姜育剛一樣,出生于1982年的鄒美帥此前也長期在本校工作。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網站介紹,鄒美帥本科畢業于山東理工大學,2005年進入北京理工大學碩博連讀,2010年獲博士學位。他曾任北京理工大學合作與發展部部長,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院長,至此番履新。
鄒美帥是173計劃項目技術首席,研究領域為功能高分子及含能材料,主持國防重大專項、裝備預先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
在《中國科學報》早前刊發的一篇報道中,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表示,高校的干部隊伍應是老中青三代結合,絕對的老齡化和絕對的年輕化都是不科學的。年紀偏大的校領導隊伍,與青年教師、學生之間易產生代溝。而年輕的校領導在溝通、敬老、自身精力等方面,相對年紀偏大的校領導而言更有優勢。
在他看來,年齡不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話題,更值得關注的是“80后”“準80后”校領導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對師生的尊重。
事實上,近年來“80后”走上校領導崗位的現象并不少見。
以2023年履新的高校領導為例,1月,謝湜履新中山大學副校長。
1981年10月出生的謝湜本科畢業于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攻讀博士,2009年獲博士學位,由中山大學引進至歷史學系任教。2017年起,謝湜先后擔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博雅學院院長、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
2023年6月,蒲俊霖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蒲俊霖,男,1982年11月生,大學學歷,管理學碩士,中共黨員。
2016年5月起,蒲俊霖歷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組織部副處級組織員、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新能源與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新能源與材料學院黨委書記等職,于2021年5月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黨校常務副校長,直至此番履新。
2023年1月,肖甫任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
肖甫,男,1980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陽市,漢族,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3月進入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任教,2014年7月破格晉升教授職稱。2016年2月任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軟件學院副院長,2019年5月任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此外,現任知名高校校級領導的“80后”,不完全統計至少還包括南昌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丹(1982年出生),西南石油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瑩(1981年出生),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殷敬偉(1980年出生),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萌(1984年出生)等。
據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