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21日,安徽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安徽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的1210件建議全部辦理完成,結果滿意率99.3%。省政協注重培育打造精品提案,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的所有提案已全部辦結。
代表建議辦理結果滿意率99.3%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一直以來,省人大常委會堅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務代表,全面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全力支持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加強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同基層省人大代表的聯系,去年全年,主任會議成員聯系代表282人次,常委會委員聯系代表739人次,代表受邀列席常委會會議84人次。加強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全省各級人大建成代表小組9050個、代表履職“家室站點”11939個,把聯系服務觸角延伸到居民群眾的家門口。建設貫通四級人大、五級代表的全省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臺,全面構建“實體+網上+掌上”的線上線下陣地,實現代表全天候、一鍵式聯系服務群眾。
省人大常委會完善代表依法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平臺和載體。全面融入省委“民聲呼應”工作體系,出臺高質量開展“關注民生提建議、五級代表在行動”工作實施意見,構建“代表來提、政府來辦、人大來督、群眾來評”工作機制。2023年以來,全省五級人大代表共收集社情民意和意見建議80.1萬件,辦結59.3萬件,以代表的“辛苦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為高質量做好代表建議工作,省人大常委會一體推進代表建議“提、交、辦、督”工作,構建重點督辦、領銜督辦、專項督辦、協調督辦的“四督合一”工作格局。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的1210件建議全部辦理完成,結果滿意率99.3%。
省政協注重培育打造精品提案
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發揮著基礎性、全局性、經常性作用。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省政協委員、省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積極履職盡責,共提交提案841件。立案825件,立案率達到98.1%。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提案已全部辦結。其中,所提建議全部采納的(A類)116件,占14.06%;部分采納或列入工作計劃擬采納的(B類)690件,占83.64%;留作參考的(C類)19件,占2.3%。
為幫助委員提高履職能力,提升提案質量,省政協還注重培育打造精品提案。各界別、黨派、專委會加大集體提案策劃培育力度,培育集體提案達195件。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密切配合,精心策劃培育住皖全國政協委員重點提案素材13件,其中5件被遴選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選題系列提案。
下一步,省政協還將圍繞我省醫藥產業發展、長江文化等,組織實施一批重大課題研究,充分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優勢,改進調研方式,拓展調研渠道,更好以政協所長服務黨政所需、群眾所盼,促進有用之言轉化為有效之策、有益之事。
以法治力量助推首位產業發展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省人大常委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走好新時代安徽高質量發展新路,創造性開展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
立法方面,聚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指導全省16個市協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構建起了縱向貫通、橫向聯動、同向發力的法規制度體系;聚焦汽車這個全省首位產業,制定了全國首部省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地方性法規,以法治力量助推首位產業盡快邁入萬億級;聚焦保護糧食安全,制定土地監督檢查條例,加強土地資源及耕地保護,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監督方面,省人大常委會圍繞落實好中央及省委關于穩住經濟基本盤的政策舉措,聽取審議了計劃、預算執行情況和“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等報告,審查批準了省級預算調整方案;圍繞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監督,重點聽取審議了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支持國有金融企業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聽取審議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用工需求工作報告,并分別開展了專題詢問,支持政府推動十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發展;圍繞創新型省份建設,聚焦科技進步“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組織開展執法檢查和專題詢問,支持政府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
代表工作方面,省人大常委會組織三省一市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圍繞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G60走廊、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開展跨區域調研。主任會議成員牽頭重點督辦了有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代表建議,推動省級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和省級合作產業園區建設走上快車道。
讓制定的法規體現民情民意
立法是省人大常委會主要的經常性工作。2023年,省人大常委會認真實施新修改的立法法,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發揮好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嚴把選題關、起草關和審議關,確保法規立得起、行得通、真管用。
2023年是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履職首年,也是貫徹實施新修改的立法法的第一年。省人大常委會科學編制五年立法規劃。自2022年6月啟動規劃編制工作以來,經過多輪征求意見和研究修改,確定了157項立法項目,創歷屆立法規劃項目數新高。從內容上看,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立法項目50件;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立法項目33件;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推動文化繁榮興盛的立法項目9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進民生福祉的立法項目41件;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立法項目24件。
為統籌有序開展立法工作。一年來,省人大常委會緊盯健全地方治理急需、人民美好生活必備,全年制定、修改法規18件,審查批準設區的市法規42件。建成全省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實現省市縣三級人大備案審查系統全覆蓋。
值得關注的是,省人大常委會堅持開門立法,將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從17個調整增加至22個,發揮其“民意直通車”作用,同時依托代表家室站點,深化立法聽證和協商,擴大群眾立法參與,努力讓制定的每一件法規都體現民情民意。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攝影報道 實習生 張清怡 華震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