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 日前,人民銀行再次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行名單進行調整。根據利率自律機制對場內外LPR報價行進行考核的結果,調整后的LPR報價行名單較此前增加了中信銀行和江蘇銀行,總數由18家擴容至20家。這是2019年LPR報價機制改革以來,人民銀行第二次調整LPR報價行名單,此次調整自2024年1月22日起實施。
(截圖自人民銀行網站)
2019年8月17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決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為提高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代表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行類型在原有的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此次由10家擴大至18家,今后定期評估調整。
2022年1月19日,人民銀行首次對LPR報價行名單進行調整,并將LPR發布時間由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上午9:30調整為9:15。調整后的名單共包括10家全國性銀行(6家國有銀行和4家股份銀行)、2家城商行、2家農商行、2家民營銀行和2家外資銀行。
據了解,形成機制改革后,LPR由各報價行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以0.05個百分點為步長,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算術平均,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計算得出LPR,于當日9時15分公布,公眾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詢。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指出,通過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可以起到運用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效果。一是前期市場利率整體下行幅度較大,LPR形成機制完善后,將對市場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二是新的LPR市場化程度更高,銀行難以再協同設定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打破隱性下限可促使貸款利率下行。監管部門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對銀行進行監督,企業可以舉報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的行為。三是明確要求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并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LPR作為定價基準。為確保平穩過渡,存量貸款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四是中國人民銀行將把銀行的LPR應用情況及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督促各銀行運用LPR定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