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發明專利授權量首次突破千件大關,是安徽省唯一破千的高校類科技創新主體;“2023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上榜學科數位列全國高校第46位;獲批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5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1月17日,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2023年,合肥工業大學多項辦學指標達歷史最高水平。
在教育教學方面,2023年,合工大獲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11門課程獲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楊善林院士牽頭的高端裝備制造教材建設團隊入選教育部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體系建設團隊;在《全國普通高校創新創業類競賽研究報告》中獲評A+,位居全國高校TOP1%;“第二課堂成績單”納入畢業標準后的首批畢業生實現全員達標。
科研綜合實力方面,2023年,合工大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5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35項、中國專利獎優秀獎1項、中國電源學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年度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均創歷史新高,發明專利授權量首次突破千件大關,是安徽省唯一破千的高校類科技創新主體?!皬碗s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理論及應用”獲第三屆“成思危全球獎”。
記者了解到,2023年,合肥工業大學順利通過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成為第9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工程科學保持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進入全球排名前 2‰,化學進入全球排名前 3‰。“2023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上榜學科數位列全國高校第46位,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名,食品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2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名。獲批新設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獲批數量居全國高校前列。去年,合肥工業大學舉辦第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全職引進各級各類人才38人,新增國家級人才13人、省部級人才29人,學校自主培育高層次人才創歷史新高。梁樑教授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楊善林院士獲第四屆“安徽省突出貢獻人才”稱號。
此外,過去一年,合工大科技創新平臺再獲豐收,獲批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5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3個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被認定為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肮ご笾枪取蓖度胧褂茫劢埂爸悄苤圃臁⒅悄芟到y、智能裝備、智能網聯”等領域,打造“工大智谷-新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三級貫通的企業孵化成長體系。需求傳導型政產學研用“合工大模式”持續深化,年度產業創新引導資金協議規模突破億元。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